临海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MSBR工艺的设计与运行
时间:2022-06-14 17:42:01 浏览次数:次
【摘 要】 结合临海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MSBR工艺实际运行情况,总结设计、运行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为该工艺在其他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MSBR工艺 总结设计
1 工程概况
近年来临海市城市发展迅速,城区不断往东扩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环境治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临海市政府通过BOT招商的模式于2004年建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4万m3/d工程,采用CAST工艺。随着城东片区不断发展,污水处理厂污水水量已超出一期工程的设计负荷,需要扩建二期一阶段2万m3/d污水处理厂。结合原有工程的运行经验,二期项目选用集约化、脱氮除磷效率高的MSBR工艺,目前二期整体工程已进入商业运行。
2 工程设计
2.1 设计进出水水质
根据该污水处理厂2005年~2008年实际进水情况,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
2.2 工艺设计
二期工程进水引自原有污水处理厂一级提升泵房,经旋流沉砂池后进入主体生化处理单元——MSBR生化反应系统。
MSBR系统原理图如下图1。
二期一阶段实施1座MSBR池,处理规模为2万m3/d, MSBR工艺设计参数见表2。
3 运行记录
MSBR工艺运转周期是4h一周期,序批段曝气1h,沉淀1h,出水2h。经过将近一年的系统运行,处理水质见下表3。
从表3中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MSBR池出水效果比较好,完全满足达标排放。对比一期、二期的运行数据,MSBR工艺处理中特别是氨氮降解以及脱氮效果明显优于一期CAST池。
4 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虽然目前二期MSBR工艺运行处理出水指标化验结果比较好,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依然发现一些问题,对以后稳定运行存在安全隐患。污水厂采取一些解决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4.1 曝气不均匀,不得不增加一台风机专门对SBR区域单独曝气
因为临海污水处理厂进水无机物和砂含量较大,而沉砂池又未正常运行导致大量无机物和泥沙进入生化系统,该类物质移动性差、容易沉积并逐步沉积于池底。从而导致不同位置的曝气管气阻有明显差异,出现了曝气不畅的现象。特别是SBR段由于是间歇曝气,其位置与常曝气区之间风阻差距较大,导致SBR段曝气效果非常差,另外空气出水堰位置积泥非常严重,时间长了之后污泥在此处反硝化产生大量气泡,导致沉积污泥上浮,严重影响出水水质。最后设计院出具变更联系单另行增设一台风机专门对SBR段单独曝气。
4.2 风机选型不对,重新更换风机
二期建成试生产时,发现鼓风机房噪音很大,MSBR池上风管震动幅度大噪音很大。根据现场试验情况结合鼓风机厂家提供的特性曲线,注意到鼓风机选型存在一定问题。厂家提供的鼓风机将设计院设计的风机参数置于特性曲线的上限,一旦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鼓风机很可能超出特性曲线范围,使鼓风机运行不稳定。重新对鼓风机选型,选择SSR-250HB型,设计参数置于特性曲线居中位置。2012年3月新风机安装后投入运行,风管振动及噪声异常问题得到彻底改观,有效避免了鼓风机运行工况波动时造成运行不稳定,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音。
4.3 MSBR池飘泥
由于SBR段间歇曝气、沉淀、出水,存在反硝化现象,有较多气泡出现,有时会有大块的泥块上浮,导致出现MSBR池飘泥现象。另外由于SBR段沉淀时间不长、从主曝气区进入的水流容易将污泥冲起,也会导致飘泥现象。目前厂内运行时通过采用控制污泥浓度的办法有效减少了飘泥现象。由于进水中无机物含量过高,需要将排泥时间控制在较长的范围,污泥浓度根据实际情况宜控制在2000~3500mg/L。
5 结语
(1)MSBR工艺作为一种SBR改进型水处理工艺,结合了传统A2/O工艺和SBR工艺的优点,同时在污泥回流中增设了污泥预浓缩环节,在脱氮除磷上有较大地优势,但是在选择工艺时需要详细考虑进水水质特点,对于一些泥沙等无机颗粒含量过高的污水不建议选择MSBR工艺,或者采用MSBR的前端需增设初沉池等预处理设施,降低无机颗粒堆积对常曝气区与SBR段曝气均衡效果的影响。
(2)风机选型时需要注意曝气压力与鼓风机供气压力相匹配,尽可能将设计参数置于特性曲线居中位置,以有效避免曝气池液位、曝气器(管)等运行工况波动时造成运行不稳定的情况,考虑到曝气系统末端曝气器(管)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普遍存在橡胶膜老化、微孔堵塞等原因导致的曝气系统阻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鼓风机选型时应当考虑最不利工况条件下的可运行能力,风机可运行的最大风压应高于设计参数5~10KPa。
参考文献:
[1]罗万申.新型污水处理工艺-MSBR中国给水排水.1999.15(6);22-24.
[2]杨殿海,顾国维.改进型MSBR工艺特点与运行效果[J].中国给水排水,2004,20(1);62-65.
[临海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MSBR工艺的设计与运行]相关文章
- 上一篇:一汽—大众车系空调系统故障案例分析(3)
- 下一篇:浅谈轴承水平箱密封结构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