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外科换药室的感染控制与管理
时间:2022-06-15 12:00:02 浏览次数:次
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特别是门诊这个特殊的环境,由于人流量太,换药患者增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的机会[1]。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病原微生物的携带者和传播者。预防交叉感染的主要手段是消毒隔离,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者是护士,灭菌工作的执行也是护士,这些都与护理操作规程紧密相关[2]。为此,重视护理管理,增强无菌技术操作的护理质控管理,才是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本科自2006-2007年共接诊换药患者13 756例,其中常规换药、拆线12 180人次,脓肿切开引流427人次,拔甲583人次,拔钢针556人次。经换药后均痊愈出院,伤口愈合良好。
2 换药室易感因素
2.1 空气污染 换药患者均由一门进出,流动频繁,换药室使用空调,而空调系统未及时清除污染,均可导致空气污染。
2.2 接触污染 换药患者伤口内的脓、血、分泌物及渗出液接触工作人员或患者自己的手;工作人员的鞋底接触被污染的地面;清洁用具,如扫帚、拖布、抹布等处理不当都可引起环境污染。
2.3 飞沫感染 工作人员换药时不戴口罩随时讲话,造成飞沫感染。
2.4 消毒浸泡感染 使用消毒液的浓度和浸泡时间不准确,使用时混入化学物质,影响消毒。
2.5 影响紫外线的消毒因素 紫外线消毒的穿透力受尘埃、温度、湿度影响较大。湿度超过50%以上,杀菌力减弱到原有的1/3[3]。
3 控制换药室感染
3.1 做好换药前的准备工作 控制换药人数,保持室内空气对流。在原有条件下增设换药座位,为了避免患者相互拥挤,视实情间断、分批或个别将换药患者请人送出。降低了空气污染,如今每月空气监测消毒后细菌计数在500 cfu/m2(平皿沉降法)。
3.2 严格“三区”划分,标记明显 改建换药室的环境设施,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区执行,存放或拿取物品。
3.3 健全制度,落实“三定” 加强换药室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定并实施清洁卫生制度,每月、每周、每日、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对预防院内感染具有积极作用。
3.4 加强换药室的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①换药物品必须执行一人、一包、一灭菌的换药制度,能随时保持消毒后换药碗的无菌存放,拿取免受空气及尘埃污染;②换药用过的碗、镊、弯盘等严格按消一洗一灭菌原则处理。消:正确掌握换药室常用消毒液效能,定期更换和监测。凡接触伤口、皮肤等金属器械如换药碗、镊、弯盘等一律用对乙肝病菌有效的消毒剂浸泡,常用为1:200 84消毒液。洗:用清水冲洗干净。灭菌:将已消毒、清洗干净的物品送供应室高压灭菌后备用。
3.5 定期空气消毒制度 定时紫外线消毒,2次/d,30 min/次。及时登记和监测消毒效果,定时监测紫外线灯强度。
3.6 控制和预防感染 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时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换鞋,并定时清洗更换; 操作前后应用流水洗手,以防交叉感染的发生;工作人员定期参加全院性健康体格检查,有感染性疾病时调离该科室; 敷料不回收,定点焚烧;⑤换药桌、准备台、办公桌、换药座椅、垫脚架等每日分别用专用抹布、药液擦拭,常用1:200 84消毒液擦洗后使用;喷雾低浓度消毒液空气消毒2次/d。常用0.2%过氧乙酸,且注意此药现用、现配,必须在无人时进行。⑥绿脓杆菌伤口用后的碗、镊用专用溶液1:2000新氯净浸泡1 h高压灭菌消毒,辅料立即送点焚烧。
3.7 严格执行一次性物品销毁处理规定 对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如引流袋、指套、肛管、注射器等毁形后用1:2000新氯净浸泡后均集中定点焚烧处理,禁止回放社会,造成污染。
3.8 按标准要求做好细菌监测 细菌学监测起有效监督作用由专人负责登记,收集资料,每月定期科室自测。每季度院内感染部门监测,随机抽样,包括物品表面细菌培养,空气及工作人员双手的细菌监测。定期共同分析细菌监测结果, 并提出改进意见。健全的制度,规范的管理,有效的措施,确保了换药室各项细菌监测指标的达标,有效的降低感染率,提高伤口愈合率。
4 操作人员的管理
4.1 医护人员进入换药室内必须衣帽整齐、戴口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一切换药物品必须无菌,遵守一人一碗、一盘、二钳的换药制度。操作前,换药床应铺上无菌巾单,并做到一人一换。换药时应按无菌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的顺序进行;每换完一个患者的伤口后必须洗手消毒,必要时戴无菌手套,以减少交叉感染[4]。
4.2 为防止交叉感染,医护人员换药时应随时保护自身安全,在操作中要防止锐器损伤皮肤,万一损伤皮肤应立即挤压伤口使其出血,用碘伏涂擦消毒,减少感染机会。
5 效果
5.1 换药物品严格定期消毒灭菌,换药医生、护士无菌观念强,患者伤口如期愈合良好。
5.2 换药物品定位分类放置,排列有序,取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时淘汰更换过期物品。
5.3 换药时为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
5.4 实施换药随访制度,换药质量大大提高,及时解决了患者提出的问题,患者满意度达到了100%。
6 小结
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护理部及科护士长的严格要求。经常督促,检查和考核,全室同志的共同努力,我科在防止交叉感染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控制院内感染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研究、探讨和完善,我科将努力使感染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从面达到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 侯伟娜.浅谈外科换药室的规章制度及临床应用.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20):2479.
[2] 宋小敏.外科换药室集中管理的方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A):64.
[3] 严生玉,祝官梅.浅谈外科换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3,14(3):41.
[4] 陈德蓉,任小丹.加强门诊外科换药室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华西医学,1997,12(3):380-381.
[门诊外科换药室的感染控制与管理]相关文章
- 门诊护士年终总结范文精选3篇
- 2021康复医院门诊部下半年工作计划
- 门诊注射室护士手消毒的调查分析与措施探讨
- 医养结合门诊部开业致辞范本【五篇】(全文)
-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总论试卷麻醉学内容分析
-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医学高专外科基本技能训练中的运用
-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 外科学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探讨
- 外科感染的分类\诊断及防治原则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术后患者切口感染和疼痛的作用分析
- 外科手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 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 赛考结合在外科手术学考试改革中的初步探讨
-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降低手术器械感染率的影响研究
- 超声在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应用价值
-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
- C—反应蛋白对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探讨
- 手术和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感染因素分析
- 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及研究内容创新
- 基于MSP430F2234微型机器人无线控制系统
- 压力管道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
- 汽车制造中焊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 燃气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应用设计分析
- 单道多工位饵料投喂机控制系统设计
- 上一篇:外科手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 下一篇:外科ICU腹腔感染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