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预输血者血清标志物筛选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06-15 14:00:02  浏览次数:

摘 要 目的:对输血前患者做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及早发现阳性患者,以增强临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确保输血安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3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4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630例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指标全检测者528例(83.81%),未全做者102例(16.19%)。检出HBsAg阳性73例(13.83%),抗HCV阳性6例(1.14%),抗-TP阳性11例(2.08%),抗-HIVl/2全阴性。该4项指标共检出90例阳性,总阳性检出率为17.05%。结论:为了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更好地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对术前、输血前患者进行必要的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已成为临床检验的一项任务。

关键词 输血前检测 HBsAg 抗HCV 抗-HIVl/2 梅毒抗体

为确保医疗安全,输血液制品前(包括输血浆)有必要对受血者进行相关各项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在患者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测HBsAg、抗-HCV、抗-HIVl/2、抗-TP4种血清标志物是十分必要的[1]。为了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确保医疗安全,预防医源性疾病的传播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对528例输血前患者4项血清感染性指标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手术、预输血者528例,男、女比例正常分布,年龄18天~85岁,采患者静脉血4ml。

检测试剂和方法:HBsAg、抗-HCV、抗-HIVl/2、抗-TP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g,抗HCV用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ELISA试剂盒检测。抗-HIVl/2用万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ELISA试剂盒检测。抗-TP试剂购自现代高达生物公司,TRUST试剂购自荣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操作过程及结果判断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试剂说明书执行。

结 果

630例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指标全检测者528例(83.81%),未全做者102例(16.19%)。检出HBsAg阳性73例(13.83%),抗HCV阳性6例(1.14%),梅毒抗体阳性11例(2.08%),抗-HIVl/2全阴性。该四项指标共检出90例阳性,总阳性检出率为17.05%。其中HBsAg与抗-HCV同时阳性3例,HBsAg与抗-TP同时阳性3例,抗-HCV与抗-TP同时阳性2例。凡血清感染性指标阳性患者其中80%以上ALT活性>40U/L。

讨 论

输血是重要的抢救生命的措施之一。但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临床抢救治疗手段,同其他治疗方法一样存在一定风险,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3]。输血风险主要是指输血可引起不良反应,也可引起传播输血相关疾病。输血相关疾病是指受血者通过输入含病原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疾病。为了判断和分析血源性疾病的病因,划清感染疾病的责任,减少由于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近几年本院严格按要求对输血前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TP,抗-HIVl/2检测[4]。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血液传染病的检出率为HBsAg阳性13.83%,抗-HCV阳性1.14%,抗-TP阳性2.08%,抗-HIVl/2阳性0,可见患者血源性疾病的感染状况不容乐观。医务人员每天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在进行外科手术、注射、穿刺、抽血、清洗和处理医疗器械时常有锐器的损伤,被损伤暴露的皮肤粘膜接触到污物时完全有可能被感染[5-7]。此外,血清标志物筛选还为区分患者是否为输血后经血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提供了举证倒置的临床例据,同时也是医患双方自身保护的一种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彩玲,古旭东,周菊琳.手术前及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7100例结果分[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4):421-4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

3 谭轩,孟庆年.输血前5种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83-84.

4 王玉丰,刘斌,黄与双,等.输血前和手术前4种血液传染性疾病检测的必要性[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6):423-424.

5 付麦旺.输血前血清四项感染指标检测与职业防护[J].中国牡区医师,2009,11(212):119.

6 于同涛,周莉.输血前和手术期患者进行肝炎病毒检测的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5):364.

7 郭勇,郭桂英,石小彬.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意义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1):32-52.

推荐访问:血清 输血 筛选 临床意义 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