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的观察及康复护理效果评价
时间:2022-06-15 17:28:02 浏览次数:次
【摘 要】目的:探讨评价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行间歇导尿治疗配合康复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5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导尿方式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行间歇导尿和康复护理。结果:8周后,观察组患者总要效率为95.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2%,两组患者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患者(4.0%),对照组出现泌尿系统感染6例(2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行间歇导尿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自行排尿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感染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脊髓损伤;行间歇导尿;康复护理;疗效
脊髓是人类中枢神经的一部分,存在在椎管中,它从两旁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身体四肢及内脏器官,参与到很多人体简单反射活动,例如排尿反射、膝跳反射等,脊髓因外伤产生损伤严重时就会引起下肢瘫痪或者大小便失禁。其中神经源性膀胱就是一种因脊髓损伤而引起的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膀胱排尿出现困难[1]。尿储留是膀胱排尿疾病的典型症状,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所产生的病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严重情况时会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肾衰竭,甚至死亡。本次研究旨在观察分析对脊髓患者进行早期行间歇导尿治疗及膀胱康复护理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这对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5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共有20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7.3岁,腰髓损伤患者3例,胸髓损伤患者18例,颈髓患者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共有21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7.6岁,腰髓损伤患者4例,胸髓损伤患者17例,颈髓患者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损伤情况比例方面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脊髓损伤常规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在基础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尿引流方式,采用留置导尿并进行开放引流。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行间歇导尿方式,并在脊髓恢复期间对膀胱功能进行康复训练,对膀胱进行刺激引导,使其逐渐恢复自主排尿功能。8周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和感染发生情况。
1.3 行间歇导尿方法及康复护理
1.3.1 行间歇导尿方法
(1)方法采用时间:脊髓恢复早期则采用行间歇导尿方式,逐步恢复膀胱逼尿肌张力,而在脊髓休克期间仍采用留置导尿方式。
(2)行间歇导尿频率[2]:开始行间歇导尿初期采用时间频率为6h/次,然后根据实际尿量调整导尿次数。当尿量L≥200ml,按照早、中、晚及半夜4个时间段进行导尿;当150ml≤残余尿量L<200ml时,按早、中、晚3次进行导尿;当100ml≤残余尿量L<150ml时,按上午、下午在排尿高峰段进行导尿;当残余尿量L<100ml时每天只需在排尿量最大时间进行导尿;当残余尿量已下降到80ml以下则可以停止辅助导尿措施,完全依靠患者自主排尿。
1.3.2 膀胱康复护理[3]
膀胱康复护理主要通过外部刺激恢复膀胱排尿意识并通过脊髓神经反射恢复和体位协助等帮助膀胱排尿。
(1)排尿意识训练:除因低级排尿中枢损伤的患者导致排练困难,其他脊髓损伤患者需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恢复膀胱排尿发射。可采取正常排尿动作形成排尿反射,或在排尿前接受外部刺激如叩击耻骨、扩张肛门、下压腹部、叩击尾骨等动作触发排尿反射点。但需要注意下压腹部的手法不能用于处于休克期的病患和恢复期逼尿肌反射功能亢进的患者,以免尿液回流,造成损伤。
(2)体位协助训练:人体处于站姿时,有助于膀胱通过重力作用将体内的沉淀物排出体外,有助于减少潴留尿量。且站立姿势可以刺激恢复排尿反射,尤其是男性患者效果显著。同时有研究表明每天站立2小时以上脊髓损伤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现象会明显减少。
(3)饮水量控制:行间歇导尿期间患者每日饮水不能超过2L,并且分时段摄入,避免短时间大量饮水造成膀胱急性过度充盈而造成损伤。
(4)检查频次:行间歇导尿期间,每周至少进行1次尿常规检验和尿培养。膀胱排尿功能恢复后,可放宽至每2~3周检查一次。如发现泌尿系统出现感染,立即配合抗菌素治疗。同时患者应定期及时的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排尿反射已基本恢复,不再借助行间歇导尿排尿,残余尿量低于80ml;有效:患者尿储留症状明显减轻,需要间歇式排尿频次已降低到每日1~2次,残余尿量均低于150ml,部分低于100ml;无效:脊髓反射完全无恢复迹象,尿储留症状无变化,甚至出现尿路感染。
1.5 统计学处理
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比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康复效果评价:8周后,观察组患者总要效率为95.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2%,观察组治疗方法和康复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观察组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患者(4.0%),对照组出现泌尿系统感染6例(2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尿储留,临床一般采用留置导尿管来帮助患者排尿,但长期使用留置尿管极易造成尿路感染,并且长时间依靠外界协助排尿膀胱肌功能逐渐衰退,以造成膀胱发生疾病。
健康人的膀胱能够定时排空尿液且具有抗菌作用,能够有效的防御外界病菌感染,但发生脊髓损伤后,膀胱不能及时和完全的排空尿液造成尿潴留,并且其抗菌能力也有所下降[4],就会给外界病菌创造感染机会,造成泌尿系统感染。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行间歇导尿术,使患者摆脱留置导尿管所带来的感染风险,同时通过康复护理来恢复膀胱自主排尿能力,使膀胱能够周期性的扩张和排空,恢复正常的排尿机能,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婷.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2:17-18.
[2]李惠淑,何小花,高春艳. 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行间歇导尿的膀胱功能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1,04:113-114.
[3]李晶.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的观察及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08:759-760.
[4]李华,王玉龙.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对膀胱功能重建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 24(2):129-132.
- 上一篇:不容忽视的无痛血尿
- 下一篇:静滴头孢他啶突发高热,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