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传统文化
时间:2022-06-16 11:42:02 浏览次数:次
导语:
蕴涵着浓浓乡情且健康、率真而又质朴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特有的风采以及最通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人们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展现了从古到今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生活信念。民间艺术的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它以热烈、纯真、质朴、古拙、灵秀、自由的特征显示着自身的魅力。
【选文一】
多彩的贵州民间艺术
□王娟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丰富的省份。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8%,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和文艺活动方式,成为独具特色的宝贵资源。
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曲目众多,内容极为广泛,具有社会史、婚姻史、思想史、教育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等。黎平侗族大歌是其中最具特色的音乐艺术之一。作为多声部民间歌曲,它在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八音坐唱: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布依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表演形式为八人分持牛骨胡(牛角胡)、葫芦琴(葫芦胡)、月琴、刺鼓(竹鼓)、箫筒、钗、包包锣、小马锣8种乐器围圈轮递说唱。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目有《布依婚俗》《贺喜堂》《胡喜与南祥》《迎客调》《唱王玉莲传》《敬酒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40余个。
锦鸡舞:锦鸡舞是苗族人民每12年举行一次的祭祖活动中主要的舞蹈形式。民间的婚庆、迎客礼仪和青年男女的“跳月”过程也常常表演锦鸡舞。锦鸡舞以芦笙伴奏,表演时女性个个绾发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穿绣花超短百褶裙,戴全套银项圈手镯,脚穿翘尖绣花鞋,打扮得像美丽的锦鸡一样。
反排木鼓舞:木鼓舞是贵州省台江县苗族群众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有反排木鼓舞和施洞、革东木鼓舞两大类,其中以反排木鼓舞影响较大。每逢丑年,12年一次的祭鼓节到来,反排木鼓舞便要大跳一次,与宰牛祭祀等节庆活动相配合。反排木鼓舞起、承、转、合结构完整,舞蹈动作简练,组合丰富,风格热烈豪迈,表现出过去人们生活的场面。
安顺地戏:这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其显著特点是演出者头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类,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安顺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演员是地道的农民。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二三十人,由“神头”负责。演出在每年的新春佳节和农历七月稻谷扬花时节举行,有时还会在建房求财、祈福求子时请地戏队中的“神灵”如关羽、佘太君等进行“开财门”“送太子”等活动。
德江傩堂戏:在举行傩事活动前,土家族人都要精心布置一个傩坛(傩堂),所以傩堂戏又称傩坛戏、傩戏,土家人叫“杠神”。它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它源于古时的傩仪,是古傩的一种,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傩戏有正戏和插戏之分,共有80多支,其中正戏16支。除傩戏之外,一般还要进行傩技表演,项目由主家与坛班约定。
石阡木偶戏:这是古代杖头傀儡在黔东地区的遗存,是研究黔东方言在民间戏曲中运用的活例证。通过对石阡木偶戏的表演方式、身段、场合、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木偶艺术的发展。
(选自《中国文化报》2010年10月30日)
阅读感悟
本文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分别介绍了七种流传在贵州地区的民间艺术,各有特色,千姿百态。文章的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对这些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也让读者了解和欣赏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民间艺术,并自然而然产生民族自豪之情。
【选文二】
专门表现戏曲的皮影
□黄可
和木版年画、剪纸一样,皮影也属民间美术范畴,而且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在皮影的发展过程中,专门表现戏曲题材似乎已成了皮影艺术的天职,且已形成了一条鲜明的脉络。由于皮影专门表现戏曲,所以还被称为“皮影戏”。
皮影的起源,据《搜神记》和《汉书》记载,始于汉武帝时期。皮影是以牛皮或鳖鱼皮、羊皮等皮革压膜成型,然后进行钻孔、镂刻、上漆、编扎、彩绘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制作时一般在皮革上以黑漆作底,以红、黄色描绘各种纹样。从色彩学的角度看,黑、红、黄三种色的搭配,最能收到既能和谐相配、又能互为鲜明烘托的艺术效果。所以说民间皮影艺人如此运用色彩进行创作,是很聪明的。
到宋代,皮影戏的演出已渐渐多了起来。南宋诗人范成大就说到“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在时令节日,城里各处专门设有皮影戏棚,日夜演出,唱腔与音乐不绝于耳,观众如潮,还涌现了许多皮影戏迷。张未在《明道杂志》中,就讲述了宋代一位痴迷关公皮影戏的富家少年的故事。这名少年每当在皮影戏中看到关公被害时就会落下伤心的眼泪。有一次,他的同伴们商量好决定趁机捉弄他一下。他们与表演皮影的艺人约好,就说关公因是蜀国的大将,如把他斩了,关老爷的鬼魂会出来作祟,所以你必须要花钱好好地祭奠他才能躲过此难。这位少年果然花了一大笔钱,买来了丰富的食物做祭品。而他的同伴们则早就等不及了,待祭品刚被他摆上,瞬间就被吃了个精光。
皮影戏的人物造型可谓与戏曲一脉相承。以陕西的皮影戏人物造型为例,自元代以后就参照元杂剧的分类方法,大类别中有末、旦、净、外、杂当、驾、孤、细酸、邦老、李老、卜儿、徕、曳刺、伴歌、拔禾、伴儿姑、禾旦、行首、乐、人、乐探、魂子、魂旦等。就末(相当于“生”)而言,又可细分为正末、副末、冲末、大末、二末、三末、小末、外末等行当;旦角(女角色)亦有正旦、副旦、贴旦、外旦、老旦、大旦、小旦、花旦、捺旦等行当;净角有净(大花脸)、外净(二花脸)、毛净、副净(三花脸、丑)等的区别。
皮影的人物造型在艺术处理上主要以侧面的曲线来表现,有的地方忠良者以五分脸显影,奸者以七分脸显影,少量专用脸以正面显影,这就要求雕刻者必须抓住人物最重要的脸部特征进行适当地夸张处理,既要表现出人物的年龄,又要表现出人物的特定身份、性格特点,寓褒贬于其中。正如宋人耐得募翁在《都城纪胜》中所说:“公忠噢蒸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为了使皮影戏的不同角色都收到强烈区别的艺术效果,雕刻者还充分利用阴阳雕刻的手法,用阳刻表现正面人物清秀纯真的面部表情,用阴刻表现花脸、丑脸角色的狰狞。有时亦可采用实与空相结合的互补衬托法,使面部表情在影窗上显出更大的色彩反差来,从而强化演出效果。在表现老年妇女形象时,多采用阴刻实脸,亦可用阳刻空脸型,即在空脸上增加几条极富表现力的面纹来加强人物特征。同样,人物服饰上亦有程式化的符号,例如在道家服饰上出现的八卦图,贫苦人家的服饰颜色单调,贵夫人的服饰花纹色彩鲜艳灿烂等。
皮影戏的演出形式,自宋代起渐渐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皮影戏的舞台就是搭建一个影窗(类似于现代放映电影的银幕),在影窗里面点燃多盏强光灯笼(近代则用煤气灯,现代用强光灯),由皮影的操作者(即演员)按剧情发展需要,操纵皮影人物角色在影窗上出现而展开剧情活动。正因为皮影戏借助灯光在影窗上显现形象,所以皮影又称“影灯”。由于皮影戏的剧情多变,所以至少有两人来操纵皮影戏的不同角色展开演出。皮影戏角色的操纵者同时要兼带说唱,另外配有锣、鼓、笙、笛、胡琴、月琴、唢呐等乐器演奏的乐队,这样就可以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富于艺术性地进行皮影戏的表演。
(选自《上海戏剧》2009年第9期)
阅读感悟
本文在写作上有四点值得借鉴:一是对皮影介绍由浅入深,既让读者了解了皮影的历史,又详细地介绍了皮影和戏曲的关系;二是诠释全面,资料翔实,文中引用了大量的有关皮影的记录内容,知识性强;三是文章由点到面,举例恰当,以陕西皮影为例,说明了皮影人物的相关特点;四是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 上一篇:民间艺术的点金石
- 下一篇: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作品征集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