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时间:2022-06-16 13:07:01 浏览次数:次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颈外静脉留置针用于普外科手术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四肢浅静脉留置输液,观察组35例患者采取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统计发现,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33例(94.26%)明显高于对照组25例(71.43%),置管后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均比对照组少。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用于普外科手术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颈外;静脉留置针;普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5(a)-0089-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dwelled needle in external jugular vein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Methods 70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5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diabetic limb superficial venous indwelled needle for infus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indwelled needle in external jugular veins for infusion, and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statistics discovered that the one-time cannulation success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3 cases vs 25 cases) and (94.26% vs 71.43%), the various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fe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cannulation.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dwelled needle in external jugular vei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is obvious.
[Key words] External jugular; Indwelled needle in veins;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普外科手术主要是甲状腺、乳房、小肠、胃、直肠、结肠、肝、胰腺、疝等手术,手术切口比较长,手术过程腹部脏器长期暴露在外面,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因此术后需要输入大量抗菌药物减少病菌感染。普外科手术一般缝合过程较为复杂,对患者机械性损伤较大,术后常需要禁食禁水[1],减少患者入厕对伤口的损伤,术后需要静脉输入营养液,因此基于患者静脉注射药物较多,因此常采用静脉留置针方式减少多次注射对患者血管的损害,降低患者疼痛。普外科手术治疗成功因素与静脉注射输入有关,研究可靠、安全的静脉通道,能保证药物及时被患者吸收,能有效发挥药物药性。临床使用的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主要采用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能作为头皮针替代品成为普外科[2]手术重要器材,在普外科运用比较广泛,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可。该研究方便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70例行普外科术患者,采取不同的位置注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结肠癌患者23例,胃穿孔患者18例,壶腹部肿瘤患者1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8例,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7例。该研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需大量输液,每天补液量大于2 500 mL。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2.1±2.45)岁,病程1月~2年,平均病程(4±0.25)月;观察组35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2.4±2.38)岁,病程1月—1.9年,平均病程(4±0.32)月。患者主要从事农业、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排除长期输液,其外周静脉不易穿刺的患者,循环困难衰竭的危重患者在建立颈外静脉留置针时,测量患者中心静脉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该研究选取的留置针有3种型号,分别是:20G套管针3 000 mL/h,22G套管针1 980 mL/h,24G套管针1 140 mL/h。产品名称: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生产企业名称:河南新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企业注册地址:新乡高校科技工业园,生产地址:新乡高校科技工业园,生产许可证:豫食药监械生产许20100035号(更),灭菌方式:环氧乙烷,产品注册证:国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3150902号,适用范围:主要用于临床插入人体外周血管进行多次静脉输液用。根据患者临床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留置针。观察组采取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注射过程中患者取仰卧位,头向对侧偏45°,先将输液装置的头皮针连接好,插入肝素帽中排气,注射过程中避开血流丰富的血管,选择锁骨上缘中点处粗、直的血管作为进针点,进针前先用手指压迫充盈静脉[3],碘伏消毒皮肤,在血管上方以45°进针,进入皮肤略微降低角度呈30°~40°进入,防止刺穿血管壁,针芯侧孔见血后继续降低进针角度改为15~30°方向,匀速缓慢进针0.2 cm,取消压迫缓慢抽出针芯,取下注射器连接肝素帽和输液器,询问患者疼痛程度,最后避开针眼位置贴上透明敷贴[4],将血管外部留置针固定在耳后。对照组采取四肢浅静脉留置输液治疗,注射方式和观察组相同,但是选择四肢为注射点,主要有手背部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静脉。穿刺前后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穿刺后需减少活动量,颈外注射患者要妥善固定患者头部。点滴时为防止手术后昏迷患者突然间头部晃动,因此手术过程中要全程有护理人员或患者家属全程陪同患者。输液结束后,将适量的液体注入留置针当中,防止针管内血液凝结,主要是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使用生理盐水者,其用20 mL的生理盐水封堵,使用肝素封堵则将肝素稀释液1 250 μ中加入10 mL的注射用水。封堵时用3~5 mL的注入留置针即可。注入之后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和局部水肿、发炎的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则立即处理。静脉穿刺过程要严格手术消毒,并加强护理管理,手术消毒可以有效防止穿刺感染,护理人在穿刺皮肤前,可适当加大局部皮肤消毒,多消毒几次再进行穿刺。因颈外静脉离人体心脏位置比较近,因此会受到胸前负压的影响,静脉压比较低,加上穿刺针和血流一致,不能扎止血带,因此常有不回血情况,在穿刺时要有一定经验,感觉针头有落空感可将留置针上肝素帽拧下,查看是否有回血。用注射器抽回血时不要盲目推针,防止再次进针刺破血管壁。年老体弱者、癌症晚期患者要加强留置针的护理,这类病人因为体弱容易出汗,日常感染抵抗力比较弱,每日要定时更换留置针帖膜,保持患者生活卫生,减少穿刺感染。
1.3 效果评定
观察两种留置方式1次置管成功概率,穿刺置管留置成功标准为皮下探测血管<3次,注射后无静脉炎、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高渗液体疼痛等情况。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标准判断静脉炎的程度;参考护理学基础教程数字评定量表评测疼痛程度。颈外留置针穿刺有许多注意事项,静脉留置针穿刺时不宜过度绷紧皮肤。
1.4 统计方法
统计两组普外科手术患者相关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数据的组间差异用χ2检验,组间计量数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对照组留管时间(2.1±0.24)d,观察组留管时间(5.2±0.39)d,观察组留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时间长,减少了患者留管、插管的痛苦,改善了医患关系。其中一次置管成功率,对照组25%(71.43%),观察组33%(94.26%),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留管时间比对照组长。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普外科手术患者置管成功率、留管时间、并发症临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 讨论
普外科手术失血造成人体血液不足,很多普外科手术常规禁食降低了患者血容量,人体四肢浅静脉塌陷,给临床穿刺造成一定困难。临床发现采取颈外静脉留置针能有效避免普外科手术中穿刺困难的问题,颈外静脉是人体最大的浅静脉之一,其血管在人体皮肤浅表层,能有效降低反复穿刺对患者血管内膜的损伤,颈外静脉管比较粗,留置针漂浮在血管[6]中,对患者血管壁刺激比较小。颈外静脉是人体体表比较粗的浅静脉,其位置相对比较好固定,血管弹性好容易穿刺。经过临床试验,颈外静脉是术后比较适合输液的地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禁食禁水,患者需要注射大量注射液保持人体正常功能,主要是常规注射氯化钾溶液、营养类药物、脂肪乳剂等高渗性药物,这些注射药物量比较多,四肢浅静脉管腔与颈外静脉相比,四肢浅静脉管腔较细,血流速度慢,药物稀释比较慢,注射时间较长。高渗药物静脉注射过程对患者血管内膜[7]刺激较大,可引起穿刺部位疼痛,造成沿血管循环位置组织出现红、热、肿、痛情况,影响注射临床体验。颈外静脉管径比较粗大,距离人脑、上腔静脉较近,因此循环路径比较短,循环过程中药物吸收较快,可有效提高注射速度。另外颈外血流量比较大,药物进入血管后能迅速被稀释,降低了血管内压力,药物相对浓度较低,对血管内膜的刺激性有效减少。留置针漂浮在血管当中,减少了对血管壁的损害,可有效减少穿刺并发症。颈外静脉穿刺后能将留置针固定在耳后[8],固定比较容易。该研究中,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观察组临床效果比四肢浅静脉留置输液疗的对照组好,一次置管成功观察组33例(94.26%)高于对照组25例(71.43%),主要因为颈外静脉相比于四肢静脉,其血管腔粗、血流量大,因此置管过程中成功率比较高。该研究与陈俊英[4]、张同均[5]等人的研究结果比较相似,陈俊英研究中静脉留置针一次置管成功59例(96.7%)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49例(80.3%),张同均等人研究留置针并发症,发现观察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低。
综上所述,普外科患者采取颈外静脉留置针方式效果比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风险。留置针费用比中心静脉导管价格低,受到患者广泛欢迎。穿刺成功后将留置针固定在耳后位置,对日常生活影响比较小,颈外留置针并发症少,延长了留置针留置时间。采用颈外静脉注射患者其炎症、渗漏、堵塞、疼痛情况均比四肢静脉注射好,是一种比较好留置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同军,孙学飞,靳红绪,等.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42-44.
[2] 陈玉兄,吕俊杰.2例双腔颈外静脉留置针致血胸的观察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191.
[3] 曾晓萍,陈少娟,何卓文,等.婴幼儿择期手术实行常态化吸入麻醉下颈外静脉留置的可行性[J].现代医院,2013,13(1):21-23.
[4] 陈俊英.颈外静脉留置与四肢浅静脉留置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2(20):157-158.
[5] 张同军.颈外静脉留置针测压在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33):78-79.
[6] 马英英.外科手术后颈外静脉留置针补钾的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21(10中旬刊):304.
[7] 曹薇.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的使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6):120-121.
[8] 周林安.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6):331-332.
(收稿日期:2016-02-05)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相关文章
- 鼻胃管留置的临床应用
- 留置双J管的常见并发症
- 静脉留置针在肺气肿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其磁共振静脉成像,与256层螺旋CT诊断评价
- 探讨使用多层螺旋CT在脑血管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与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内静脉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 临床护士实习实践心得精选3篇
- 医学生临床医学实习鉴定报告
- 经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41例临床分析
- 2005年临床医学进展回顾(消化内镜)
- CTC对直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
- 中医临床辨治早搏的优势探讨
- 猪链球菌2型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
- 片仔癀临床应用解析
- 尿常规检测对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 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八味和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 医生发“名片”以获患者信任
- 急性肾炎患者要控制好饮食
- “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 任务驱动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方法探讨
- 对排列组合问题的探讨
- 人力资源会计探讨
-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成本的会计探讨
- 社会责任会计问题探讨
- 实施学校营养教育的策略探讨
-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理论问题的探讨
- 探讨环保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研究
- 计算机数据库安全技术探讨
- 上一篇:陈茂:经导管瓣膜治疗最新综述和未来趋势分析
- 下一篇:神医华佗竟然是个“虚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