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县湿地保护现状及应对对策
时间:2022-06-16 14:42:02 浏览次数:次
摘要:指出了江西省九岭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靖安县,境内湿地资源非常丰富,是许多动植物的栖身之地,对其湿地保护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全面了解了湿地分布类型和生态特征,提出了初步的应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湿地保护;林业生态工程;对策
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062-04
1引言
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或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m的海域地带等均属于湿地范畴。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湿地资源依赖程度的提高,直接导致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普遍破坏。一些重要的自然湿地因围垦、污染、泥沙淤积及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的破坏仍在加剧。更值得注意的是,原来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的污染现已沿河流扩展,威胁到更多的自然湿地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巨大的物种库和基因库,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为此,极有必要抢救性地保护好我国湿地。保护好今天的湿地就是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
2湿地概况
2.1湿地类型及分布
2.1.1湿地类型
靖安县湿地主要分布靖安县北潦河(下称“北河”)和北潦河南支(下称“南河”)及支流沿岸、山缓坡和山麓带,水域资源较为丰富,河流小溪纵横交错,山塘水库星罗棋布。水体环境多样,为鱼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依据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主要湿地类型为河流湿地、滩涂湿地、森林湿地、水库湿地、稻田和池塘湿地。
2.1.2湿地分布
河流湿地:靖安县主要河流有两条,即北河和南河。北河发源于起北港林场的大雾塘,经罗湾、罗湾水库、璪都、三爪仑、小湾水库、宝峰、仁首至安义与南河汇合,流域全长105km,有大小支流60多条。南河发源于中源的白沙坪,经中源、向务、大杞山、开元水库、西头、高湖、水口、双溪、香田直流入奉新干洲至安义,全长大约112km,有大小支流50多条。两条主要河流为修水水系的3、4级支流。
滩涂湿地:主要分布在北河和南河沿岸,主要有宝峰的太平洲、仁首的象湖洲、仁首的杉树洲、高湖的山口洲、水口的李家洲等。
森林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两河的源头,主要有中源的当归湖、白沙坪的灿草湖等。
水库湿地:主要分布在罗湾的塘埠水库、开元水库,宝峰的小湾水库,双溪的石马水库和水口、仁首、香田的小水库。
池塘湿地:主要分布在村庄、居民点及旱田、旱地旁边。
稻田湿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带,就是村民俗称的山垅积水田——垅田。
2.2湿地资源概况
靖安县地处北亚热带,湿地资源类型众多,据统计,湿地总面积11343.5hm2,其中河流湿地2250.2hm2,滩涂湿地2256hm2,森林沼泽湿地300hm2,水库湿地2226hm2,池塘湿地1437.1hm2,稻田(积水田)湿地2874.2hm2。最新的湿地调查资料显示,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
已记录野生高等植物共300科966属2106种(变种、亚种和变型),占江西省高等植物总种数的41.16%。其中,苔藓植物57科114属170种,蕨类植物38科81属152种,裸子植物7科10属14种,被子植物198科761属1770种;野生脊椎动物资源有34目96科283属429种,占全省脊椎动物总种数的50.41%。其中鱼类7目18科55属77种,两栖动物2目8科12属27种,爬行动物有3目11科38属58种,鸟类有18目53科129属207种,哺乳动物有8目20科49属60种。昆虫纲无脊椎动物有28目253科2243种,蛛形纲无脊椎动物有5目43科253种,甲壳纲无脊椎动物2科3种,软体动物11科44种。大型真菌有9目28科144种,土壤微生物有12目18科63种。
植被类型有9个植被型,61个群系和118个群丛,樟树群落、刨花润楠群落、苦槠群落、杉木群落、三峡槭群落、锥栗群落、黄檀群落、江南桤木群落等都是原生性群落。
北河上游,河流纵横,水系发达,水质洁净。5km以上河流有12条,保存有较典型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极为敏感的中华秋沙鸭、鸳鸯等鸟类在此越冬,海南鳽在此栖息,其中5条河流有大鲵分布。这些物种的栖息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难觅其踪迹,更会危及上述物种的生存。
3湿地保护管理现状
3.1主要成就
(1)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工作。每年结合湿地日、爱鸟周、科普活动日等活动,以新闻媒体为主导,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保护湿地的科普知识、保护的意义。
(2)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多种方式,营造长江防护林,改造低效防护林,退耕还林。
(3)加强河流两岸、水库周边及两河源头的天然林保护 ,禁止乱砍滥伐。全县共区划生态公益林4.26万hm2;建立了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准备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加强污染源治理,特别是工业污染源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和农业染源治理,疏浚河道,增加河道容蓄水量和流动畅通。
3.2存在问题及原因
(1)法制和政策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规是制约当前湿地保护工作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导致许多对湿地的破坏行为无法可惩,利用行为无法可依。
(2)自然保护区建设严重滞后。靖安县没有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没有正式的管理机构,缺乏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开展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还十分薄弱。
(3)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体系落后。没有完善的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体系,不能及时掌握湿地资源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导致对湿地生态、生物多样性的系统监测与动态分析不足。
(4)公众湿地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功能和价值缺乏认识,没有完全认识到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滞后,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力度、深度都不够。轻保护现象还十分严重。
(5)湿地保护资金缺乏。资金严重不足是湿地保护和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湿地调查与监测、保护区及示范区建设、污染治理、湿地研究与宣教、执法手段及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缺乏专门的资金支持。
3.3面临的形势
(1)天然湿地大面积减少,一些地方盲目开发利用、乱占滥用湿地现象时有发生,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功能不断下降;湿地萎缩,鱼虾减少,影响湿地水禽鸟类的栖息环境。
(2)植被丧失,湿地淤积,生境条件受损。天然植被覆盖面积大量萎缩;水土流失严重。
(3)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极少数人不顾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掠夺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
(4)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给湿地水体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5)森林砍伐影响了流域生态平衡,使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大,造成河床、水库水底淤积,使得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衰退。
4湿地保护应对措施
根据靖安县保护现状和建设内容,湿地保护共分为4个区,即两河源头原生湿地保护区、河流沿岸森林生态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旅游区、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区。
两河源头湿地保护区和河流沿岸森林生态保护区,其功能主要是重点保护南河、北河重要的水源涵养、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是靖安县多种珍稀候鸟的主要繁殖地、栖息地和植物群落分布区,为核心保护区域。由于近年来森林砍伐过度、不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该区域主要实行恢复和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措施,重点是加强对各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恢复、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监测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其次加强对水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建立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旅游区,提升小湾水库生态游览区品味。
4.1湿地保护工程
4.1.1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需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小区14个,重点湿地保护区的面积达到3630hm2。建设面积占全县湿地总面积11343.5hm2的32%。
两河源头湿地保护区建设3个,建设面积650hm2:即白沙坪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50hm2;大雾塘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50hm2;当归湖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150hm2。
林沿、河沿湿地保护小区建设6个,建设面积1700hm2:即港背森林生态保护小区,建设面积150hm2;大璪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50hm2;洪屏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50hm2;大梓河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400hm2;李阳洞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50hm2;水口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400hm2。
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5个,建设面积1270hm2:即罗湾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450hm2;小湾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350hm2;石马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00hm2;梅源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150hm2;山忠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120hm2。
需建湿地保护管理监测总站1个,机构设置在靖安县林业局,下设4个湿地保护管理站。
罗湾湿地保护管理站:管辖白沙坪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大雾塘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当归湖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大璪湿地保护小区、港背森林生态保护小区、罗湾水库湿地保护小区。
宝峰湿地保护管理站:管辖洪屏湿地保护小区、大梓河湿地保护小区、小湾水库湿地保护小区。
高湖湿地保护管理站:管辖李阳洞湿地保护小区、烟竹湿地保护小区。
双溪湿地保护管理站:管辖石马水库湿地保护小区、梅源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山忠水库湿地保护小区。
4.1.2湿地公园建设
湿地公园是指利用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湿地公园的保护、利用应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重在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改善生态环境、休闲和科普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应坚持生态效益为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与自然性。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湿地的社会效应。湿地公园的建设以不破坏湿地的自然良性演替为前提。
靖安县小湾水库,座落于宝峰镇境内,距县城20km,交通便利。现状景观资源丰富,湿地环境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让游人在此观鱼、观鸟,观察生物多样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将靖安打造为南昌的后花园,2011~2016年把小湾水库规划建设成为一个高品味的湿地公园。
4.1.3污染控制
(1)充分利用环保、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的监测机构、人员和设备等资源,建立全县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及时监测、预测预报湿地污染和生态环境动态,重点加强对南河、北河及大型水库的污染监测和预报。
(2)在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有利于湿地生态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措施。
(3)在具有重大旅游价值的小湾水库、三爪仑国家公园,对旅游人员进行大力环保宣传,修建固定厕所,旅游垃圾定点堆放,定时清理出景区。
(4)针对九岭钨矿开发对湿地的破坏,研究和开发一整套矿产开发湿地保护技术,使矿产开发对湿地的不利影响达到最小,根据湿地恢复的原则对已遭破坏的湿地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
(5)有计划地针对污染来源企业进行有效监督,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工艺,严格制止重大污染企业上马开工,保护地区湿地生态系统。
4.2湿地恢复工程
4.2.1水资源的调配与管理
(1)有效保护水资源。禁止向湿地中倾倒种类垃圾,禁止各类高污染行业招商引资在靖安县落户,对拟建和已建的大小水电站做好清洁工作,并划定水源地保护区。
(2)合理利用水资源。靖安县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分布有些地方不均,仍应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3)建立健全有效的排污监督机制,加强排污控制管理。
(4)科学管理水资源。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办法,加大依法行政和依法管水的力度。
4.2.2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野生动物觅食地条件决定着野生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而对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及其群落结构产生影响作用。生境条件越能满足野生动物的需求以及湿地生境的多样化,物种就越多,不同物种种群数量的均匀程度也越大,野生动物群落多样性也较高。只有保护好动物所需要的生存条件,保留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才能保护好动物多样性。因此,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极为重要,应做到:减少人为活动;防止,环境污染;禁止滥捕乱猎、倒卖和走私野生动物;保护好森林生态和湿地,为野生动物提供生存环境。
湿地恢复包括对已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修复和重建。对功能减弱、生境退化的各类湿地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的途径进行生态恢复和修复,对类型改变、功能丧失的湿地采取以工程措施为主的途径进行重建。
(1)在罗湾水库、石马水库、梅源水库、山忠水库等地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封沙育林等措施以及引水、填沟堵水和引水复泽、人工恢复植被等方式遏制湿地区域的湿地干枯趋势,改善水库周边地区的植被状况和生态条件,逐步恢复原有湿地生境。拟恢复湿地植被300hm2。
(2)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封山育林、营造长防林,改善河流沿岸和湿地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对湿地的淤积。拟封山育林3000hm2,营造防护林300hm2。
4.3生态旅游示范工程
旅游业是靖安县新兴的产业之一,小湾水库的湿地景观和周围环境吸引着众多游客。大梓河和北河漂流旅游线的湿地合理地进行湿地旅游观光,领略湿地的秀丽和神秘;在大梓河等湿地进行湿地鸟类观赏;选择交通不便而又有旅游价值的湿地开展湿地探险等旅游项目。总的目的,以旅游促进保护,用保护来带动旅游。
4.4能力建设工程
4.4.1湿地调查监测体系
(1)根据国家即将编制的湿地监测工作指南,采用统一的监测指标和先进技术、方法进行监测。
(2)设立县级湿地监测站。它对靖安县全县湿地资源进行调查与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全面掌握全县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并及时提出相关的管理和决策,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服务。
4.4.2宣传教育培训体系
(1)对不同层次的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执法、管理、研究、行政手段和领导艺术等。
(2)在全县相关的各级领导中进行湿地知识、湿地重要性的专题讲座,使各级领导在工作和决策中注意保护湿地。
(3)充分利用科教片、图片、讲座等方式,有组织地开展全民性的认识湿地、保护湿地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公众媒体宣传教育、深入社区宣传教育、设置宣传标牌、开展夏令营活动等。
(4)结合特定的活动,如“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及各地的“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禁渔期”、“禁猎区”等,集中开展有关湿地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方面的公众教育活动。
(5)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人才培训,完善湿地保护的技术培训体系,通过专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干部、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6)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和机构,在全县建立一个湿地管理和宣传教育培训中心。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相关设备建设。
4.4.3科学研究
(1)加强湿地的基础研究,主要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湿地发生、发展、分布和演替规律的研究。
(2)与有关单位合作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包括保护技术、湿地恢复和修复技术、污染防治技术、可持续利用技术、管理技术和资源监测技术。
(3)以生态经济学、系统生态学和生物工程学等理论方法为指导,研究湿地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关系,探讨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模式。
(4)研究人类管理和开发活动对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功能影响,研究建立湿地生态评估体系、湿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5)加强湿地对环境的调节功能和环境变化对湿地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对靖安县湿地的影响问题。
(6)加强湿地污染、外来物种和水旱灾害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4.4.4技术支撑体系
(1)参加或配合国家级或省级在靖安县实施项目以培养锻炼人才,集中县内优秀人才开展湿地保护的应用推广或科研示范工作。
(2)加强和协调靖安县现有与湿地研究有关的科研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各部门参与湿地研究的潜力和积极性。参考文献:
[1]李振基,吴小平,陈小麟,等.江西九岭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汪玉如,曾南京,涂晓斌,等.鄱阳湖湿地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9~101.
[3]宋玉萍,宋志利,田大永,等.我国湿地保护现状及措施[J].绿色科技,2010(11):125~127.
- 上一篇:上海临港新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示范设计
- 下一篇:黄颡鱼池塘主养模式及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