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渔业的养殖生产模式及发展分析
时间:2022-06-16 18:42:02 浏览次数:次
摘要:生态渔业作为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显现了它的生机,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通过论述生态渔业的概念,分析其生产模式,提出了生态渔业的发展新思路,实现渔业发展目标。
关键词:生态渔业曰种养曰模式
文章编号:1004-7026(2016)02-0054-02中国图书分类号:S964文献标志码:A
十二五期间渔业发展的目标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生态水产养殖业,促进水产养殖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实现资源养护与利用开发协调发展。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升级,生态渔业发展已经进入重要的战略转折期,其生产模式由单一的鱼—稻模式转变为渔—农、渔—牧多向综合性发展。当前,全国已初步形成了生态渔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开发和产业化经营的格局。
1生态渔业的内涵
1.1生态渔业的概念
生态渔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产方式,其概念也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目前学界对其概念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对其进行解释。生态渔业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渔业技术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现代渔业体系;第二,在传统养殖实践基础上,运用生态系统内部循环的规律,建立起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产模式;第三,是建立在整体优化、生物多样性、系统方法等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强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系统功能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注重渔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质量安全与现代技术相统一的渔业生产方式。
1.2生态渔业的特点
生态渔业是要在尊重和利用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生态渔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科技创新作为系统构建的支撑点。生态渔业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四点:1.2.1综合性。生态渔业的发展需要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渔业生产技术相结合,优化配置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和各种生产要素,形成良性循环的种养系统。
1.2.2适应性。我国各地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农林牧渔发展程度、生产类型、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发展生态渔业时应结合当地实际,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生态渔业模式。
1.2.3高效性。生态渔业使各种生产要素尽可能发挥最大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保持较好的生态平衡,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既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又能产生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2.4可持续性。生态渔业在发展渔业的同时兼顾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在满足人们对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同时保证渔业生产力的恢复,使渔业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2发展生态渔业的战略意义
2.1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指对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渔业作为多层次、多结构的复合生产模式,在同一个区域里进行种植和养殖,不仅优化种养结构,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对无公害农业和生态养殖业的发展,农产品种养效益的增加,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2.2践行我国农业发展方针的需要
我国虽地大物博,但耕地所占比重较小,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面对“人多地少”的情况,我国提出了“节地、节粮、节能”的农业发展方针。
2.3促进渔业养殖新发展的需要
在发展生态渔业养殖的过程中,必然会运用到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科技创新,渔业养殖将走向一个新的领域:传统渔业向生态渔业转变,粗放型渔业向精细型渔业转变,单一结构养殖向多结构种养转变,渔业养殖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好。3生态渔业养殖生产模式
3.1渔—牧结合型
将渔业与鸡、鸭、猪等畜牧业结合,充分利用水陆资源,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渔牧结合型,是改变肥水养—殖鱼类的传统方式,将鸡、鸭、猪等牲畜的粪便加工成配合饲料,用以喂养鲤鱼和罗非鱼。这样的养殖生产模式,既丰富了鱼类养殖的饲料类型,又降低了养殖成本。
3.2渔—农结合型
将养鱼与种粮、种菜、种花等结合。用鱼塘中的泥肥田,在田中种植经济作物或饲料,以增加种植收入,降低家禽、鱼类养殖生产成本。近年来新建的此类型生态渔业养殖基地,都要求预留百分之三十的饲料地,以供种植苏丹草、黑麦草、象草等饲料。
3.3渔—牧—农复合型
渔—牧—农复合型,是一种多元化的生态渔业养殖生产模式。以养鱼为主,既实现畜牧业生产和种植业生产的互相交叉,又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利用。利用塘泥、粪肥肥田种植粮、菜、果、青饲料,饲料用以喂养家禽、猪、鱼,既生产原料,又生产加工品,形成种养加工为一体、循环生产、综合经营的新的生产模式。
3.4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是指根据水域生态环境状况和鱼类生长状况,采用人工方式向江、海、湖泊等公共天然水域放流鱼类原种或是经人工繁育的鱼类苗种。近些年来,海洋、江、河、湖泊中的渔业资源,已经出现严重衰退,并影响人们的重视。增殖放流可以有效补充渔业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可以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促进渔业经济的发展。
3.5洁水渔业
浙江省衢州市在基层集中推行“洁水渔业”,并根据不同类型水域的特点及衢州市渔业发展布局规划,推广三种生态洁水养殖模式:一是“生态修复型”渔业资源增殖,在水质富营养化的水域科学投放鲢鳙鱼等滤食性洁水类品种和其它土著鱼类,严禁施肥、投饵,促进水体生态平衡的恢复;二是“洁水保水型”清洁健康养殖,严格核定水域养殖容量,采用养殖集成技术,改造养殖基础设施和设备,严禁施肥、投饵,离去改善该水域的水质状况,实现水生态环境与渔业产业协同发展;三是“节能减排型”资源规控养殖,利用工程技术、生物手段等方法,人工控制养殖环境,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
4生态渔业的发展思路分析
生态渔业的发展过程中,既要实现其生态效益,又要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遵循生态渔业的规律,因地因水明确其发展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大型湖泊水库。在这类水域中,由于鱼类品种较为单一,且饲料种类较少,且鱼类生长、增值缓慢,通常采取渔-牧-农复合型养殖和增兴放流的方式,进而提高渔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浙江千岛湖连续八年开展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逐渐形成了以鲢鳙鱼、黄尾密鲴、中华鳖等洁水品种为主,其他土著鱼类为辅的增殖放流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中小型湖泊水库。这类水域中,鱼类资源丰富,但由于多数水体资源利用率较低,造成“品种丰富、产量较小”的现状。通常采用渔—农或渔—牧结合型的生产模式,以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和生产率,进而提高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池塘水体。在池塘水体中,多是采取渔—农或渔—牧结合型的生产模式。但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如鱼—鸭、鱼—桑、鱼—菜、鱼—果等。
结束语
生态渔业是未来渔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加强对生态渔业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力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发展生态渔业,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同时也有利于改善种养殖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内部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生态渔业的养殖生产模式及发展分析]相关文章
- 现代渔业美如画(,一)
- 消费方式对渔业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 节水渔业与淡水渔业的发展分析
- 花鲢养殖技术
- 降低养殖业风险的有效措施
- 特种养殖
- 我国淡水养殖业生产布局的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
- 2021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2020) 生态文明学习心得体会
-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资料 生态文明学习心得体会
- 试论电力工程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因素
- 生态学名词
- 生态环境与健康维护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生态环境局)(全文)
- 年度工作总结和年度工作安排(生态环境分局)
- 2022年关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服务业发展的报告
- XX市生态环境工作汇报【完整版】
- 机关单位政治生态情况报告材料(10篇)(2022年)
-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 工厂生产管理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 班组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_先进班组长推荐材料
- 安全生产优秀班组先进事迹材料|安全先进班组材料范文
- 先进个人材料_企业钢筋班组长先进事迹材料
- 【组长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模板
- 先进班组事迹范文 安全生产班组先进事迹材料 (500字)
- 管理人员先进事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事迹材料】
- 星级员工先进事迹 星级员工事迹材料
- 【石油人先进事迹材料】 个人事迹范文
- 一线工人先进事迹材料:个人先进事迹300字
- 上一篇:试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下一篇:浅析氯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