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集约化淡水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时间:2022-06-16 19:49:01  浏览次数:

伴随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集约化淡水养殖在渔业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并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高于捕捞产量的渔业国家。集约化淡水养殖虽促进了渔业的向前发展,但同时也给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致水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抑制了集约化淡水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渔业的良性循环,促进集约化淡水养殖的健康、稳定发展。

1集约化淡水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1.1对水质的影响

集约化淡水养殖虽可增加单位面积的养殖效益,但同时也会给水质带来一定影响。集约化淡水养殖主利用网箱或是网围进行养殖,为促进鱼类的生长,养殖户通常会投入大量饲料,且多数会超过网箱中鱼类的食用量,而这多余的饲料会经网眼流出网箱,致水体含N量提高。同时,因养殖密度较高,鱼类的单位体积排泄量也会增加,这些排泄物当中富含尿素、氨等营养物质,致水体含N、P量提高,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水体的富营养化会使得水中藻类及微生物大量繁殖,藻类及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需消耗大量溶解氧,致水中溶解氧降低。此外,部分微生物还会释放有害物质或毒素,使得水污染加重,进一步影响水质。

1.2对底质的影响

网箱养殖属固定养殖法,网箱本身有一定宽度和深度,阻碍了水体的正常流动,对养殖区水体与邻区水体的交流产生影响,同时水中的鱼粪便及饵料受重力影响会慢慢下沉,致网箱下层底质受到严重污染。这种污染主要体现在下层底质水体的含N、P量明显高于上层,且富营养化程度也明显更严重,而水中溶解氧却明显更低。集约化淡水养殖对下层底质的影响不但会导致水质发生改变,而且还会给底质带来化学性的变化,甚至还会因底质改变而導致水体中生物种类及群落结构发生改变。这些变化会打破水体生态平衡,使淡水生态失衡。

集约化淡水养殖对水生物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对浮游生物及对底栖动物的影响。通常的,养殖区周围的浮游生物数量会明显增加,但大量研究表明,集约化淡水养殖区周围的浮游生物数量却明显减少。究其原因,集约化淡水养殖主利用网箱、网围等进行养殖,浮游生物在通过养殖区时通常会被摄食,而网箱阴影也会影响藻类的生长,致浮游生物食物减少,最终使得养殖区浮游生物贫乏。同时,网箱下方及周围区域还极易堆积营养物质,致沉积物溶解氧减少,使得网箱底部底栖动物量明显减少。此外,水资源利用不当、养殖方式不科学等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致水中藻类及微生物迅速增加,使得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生物种类发生变化,数量也会发生巨大改变,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缓解集约化淡水养殖对水环境影响的措施

2.1科学规划养殖水面

在进行集约化淡水养殖的过程当中,因大面积网箱及围网养殖,大量外源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当中,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资源质量遭到严重破坏。为此,因深入分析,针对水体使用功能的不同,科学规划养殖水面。首先,应对水体网箱及围网养殖负载能力进行确定,整体把握水体可承载的养殖能力;其次,利用相关数学模型,对水体营养元素的负载能力进行确定,尤其是N、P等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最后,对水体养殖容量进行确定,以科学、合理规划养殖水面,尤其是针对网箱、网围面积、网箱密度等的确定,以实现水体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集约化淡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2.2优化饵料营养结构,改善投喂方式

通过分析可发现,引起水资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源于鱼类所需的饵料,另一方面源于鱼类的排泄物。为缓解集约化淡水养殖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就应优化饵料营养结构,同时改善投喂方式。在鱼饵料当中适当增加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的比重,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减少饲料中的N排泄量,进而减少单位生物量的排泄量。依科学投喂标准投入饵料,以尽量减少饵料的残余量。在进行养殖的过程当中,综合考虑水温、季节、溶氧、鱼体重等因素,及时对投喂量、投喂率、投喂时间、投喂次数等进行调整,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此外,还可采取饵料过筛的方式尽量减少碎饵料,以减少因饵料流失所带来的水环境污染。

2.3利用生物及理化手段调解水环境污染

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利用生物及理化手段可有效缓解集约化淡水养殖所引起的水环境污染。面对当前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也可适当采取生物及理化手段进行调解。其中生物手段主要是通过养殖一些具净化水质作用的鱼类或水生生物以缓解水体污染。如鲢鱼,新加坡盘单水库、皮亚斯水库均采取了网箱式养殖鲢鱼以净化水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另在一些浅水地区养殖具净化水质作用的水生植物也可取得良好缓解效果。如养殖紫萍、芦苇等,植物长成收获时,其在水体当中所吸收的氮、磷也会随之被清除出水体,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主通过太阳能固定无机盐的方式实现,其属循环资源,回收后还可用于其他方面,在取得良好生态效益的同时还能获取一定经济效益。

理化手段包括物理及化学两方面手段,主要是通过于水体中施入具有水质改良作用的物质、换水、使用增氧设备等方式实现水环境污染的缓解。采取理化手段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有益生物的旺盛生长及生态系的良性运转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进行集约化淡水养殖的过程当中,可适当采取一些理化手段,但要注意的是,采取理化手段缓解水环境污染所需资金投入较大,且通常会产生一定副作用。而生物手段基本无副作用,同时还会产生部分经济产品或是提供部分鱼类所需饵料,具操作性强、有效性高、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在实际养殖过程当中,建议优先选择采取生物手段。

2.4加强管理力度

为有效缓解集约化淡水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实现淡水养殖的良性发展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应加强管理力度。相关管理部门应深入分析我国集约化淡水养殖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情况,并尽快提出利于淡水养殖及保护水环境的管理框架,同时制定相关管理法律、法规,并不断完善养殖技术。

3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集约化淡水养殖已初具规模,淡水养殖品种越来越丰富,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及营养水平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应进一步扩大对集约化淡水养殖的投入。但同时我们也应正视集约化淡水养殖所带来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注重处理并修改水环境污染,已为集约化淡水养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促进集约化淡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访问:集约化 淡水 养殖 水环境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