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产品安全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06-17 08:49:02 浏览次数:次
【摘要】对目前国内水产品安全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我国水产品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不同的安全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应对针对措施。以及对我国未来的水产品发展前景做出了一定的看法。
【关键字】水产品;安全;措施;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量占全国肉禽水产品总量的30%,水产品产量从2001年的4279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8200万吨。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和丰富,水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制作方式的不断改变,新技术带来新的产品层出不穷,如保健水产品、强化水产品、新资源水产品、转基因水产品等等,这些因素给水产品的安全质量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1.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1.1产品的生产和加工领域问题突出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个别企业滥用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氯霉素、苏丹红(1-4)等禁用药物和环丙杀星、磺胺类、土霉素等限用药物,以及喹乙醇、己烯雌酚等禁用的饲料添加剂;有的企业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防腐剂、食用色素等加工水产品,导致水产品质量下降。
1.2水产品加工企业条件简陋,安全卫生质量意识缺乏我国绝大多数水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条件十分简陋,卫生状况差,没有检验设备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企业领导与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卫生知识和安全卫生质量意识。
1.3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为数众多的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
1.4监管力度不够,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2.提高我国水产品安全水平的对策
2.1加大宣传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工作”,说明我国把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兽药管理条例》、《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等法律规章,使养殖生产者了解禁止使用违禁药物的原因,增强依法生产的自觉性,引导和帮助生产者建立科学的操作规程,传授合理、规范的用药知识。加大我国渔业的投入,对生产安全卫生水产品的渔场与养殖户给予财政补贴,建立我国残留监控体系。
2.2实行生产准入制按照《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对水产繁育、增养殖(栽培)生产和科研试验的水生动植物的亲本、稚体、幼体、受精卵、孢子、及其遗传育种材料,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强制检疫制度,严禁销售带有病原体的苗种,防止交叉感染。根据《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对生产企业的产地环境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保证产地环境符合要求,从源头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依据《农药管理条例》、《兽、渔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淘汰高残毒渔业投入品,对禁用、限用的投入品进行监督抽查,引导渔业投入品结构调整。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出口生产基地和集约化程度较高的水产养殖场所,检查内容是各养殖场的生产日志、药品出入库和使用记录、水域环境监测、产品标签、产品销售记录以及技术人员培训记录等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养殖场的日常监管。加大对标准化生产的监管力度,积极推进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指导渔业生产者、经营者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加工包装、保鲜、贮存水产品。对养殖容量开展广泛调查和科学规划,避免因高密度养殖而可能导致的对渔业环境的破坏及水产品质量的下降。
2.3强调生产经营者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施HACCP管理,加强自我管理措施,自愿实行产品召回制度。自觉遵守严格执行水产养殖用药规定,不使用禁用药,使用限用药也必须遵守用药期规定,严把饲料与“药”的采购关,建立可靠的合格供方制度,索要饲料与“药”的成分表,必要时抽样送检,关注养殖环境的变化,注重保护养殖环境,出口企业要严格遵守质检总局有关水产养殖基地的规定,非出口企业也要向这方面靠。
2.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制定行业统一标准,加强行业内检查与监督,对外统一价格,防止企业之间互相压价、恶性竞争,提高整个行业技术水平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出口,维护行业利益,统一对外交涉等等。
3.中国水产品未来发展的预测
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是渔业生产的延续,它的发展对于整个渔业的发展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不仅是我国当前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优化渔业结构、实现产业增值增效的有效途径。
3.1水产品加工业是提升渔业产业高度的重要力量
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表明,如果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则表明该产业的产业高度有所提高。而在我国第二产业内部以水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因此水产品加工业增长速度高低则影响我国渔业产业高度化的进程。
近年来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进展,水产品加工业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如2005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比上年增长4.1%,渔业经济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3.7%,而同期我国水产加工品产量比上年增长15.8%,产值比上年增长19.2%。无论产量还是产值的增长速度都高于整个渔业。而且2005年水产加工产量的增长速度也高于2004年。在水产加工业中,增长较快的有冷冻水产品,比上年增长21%;鱼糜制品比上年增长35%;干制品比上年增长7%;藻类加工同比增长15.5%;罐制品同比增长19.62%。其他水产加工品比上年增长16.48%。珍珠产量比上年增长48.6%。
3.2水产品加工业是加强产业协调度的有效途径
水产品加工业上接水产养殖业,下连水产品物流业,是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关联产业。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如果与优势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流通市场建设紧密结合,实行加工带基地、流通促加工,这样深层次、多系列的水产品精深加工,不仅能够加快初级水产品转化,拉动水产养殖业的深度发展,优化水产品区域布局,而且通过提高水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增值水平,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营销产品,延伸渔业产业链条,有助于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
3.3水产品加工业实现了渔业产业化与特色产业的良性互动
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只是经济总量的简单扩张,而是在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加工品种、技术不断演化的基础上实现的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向高级的升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水产品加工园区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为基本路径,以合理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的良性循环格局。通过对特色渔业资源的精深加工和标准化加工,不仅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而且丰富市场供给,满足不同层次、品味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有利地提高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浅谈物联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下一篇:稻田综合种养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