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2007年首都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时间:2022-03-14 09:57:32  浏览次数:

2007年,首都基础教育围绕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两大主题,引导基础教育发展实现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由重点项目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以及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转变。

一、贯彻《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实施办学条件标准化策略

——依据新的《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和实施意见,指导区县实施新一轮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逐校制定达标规划,优先重点支持办学条件困难学校、农村学校的达标工作,为农村中小学配备计算机和多媒体,加强农村学校专用教室建设以及设备、图书配备工作,促进办学条件均衡。

——启动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开展小学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的调研工作,出台加强规范化小学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进一步深化初中建设工程。坚持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分区域推进,重点是农村地区;坚持纯初中和完全中学分层推进,重点是纯初中。

——改善城乡100所学校办学条件,继续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推动工作机制,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推动督导和评价机制,颁布相应的指标体系,建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表彰机制。

2.实施学校管理、办学行为规范化策略

——各个区县和学校依据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行全面自查自纠,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取消任何形式的重点学校、重点班,在招生考试、收费管理、维护学生基本权益等方面严格依法办学。

——加强学校(园)管理,强化依法办学,完善学校各类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力度。

——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以区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完善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深化教师聘用合同制。完善各类学校办学章程,规范学校管理行为,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2007年颁布北京市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的意见。对全市47所办学体制改革实验校启动依法规范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对产权清晰且民办学校特征较明显的体制改革学校,促其转为民办学校;对办学较有特色、学校发展态势较好的完中和高中予以保留;其余的转为公办学校。

——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民办中小学校管理,研究民办中小学校办学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民办中小学校健康发展。整顿社会力量举办的培训机构,规范培训行为。

3.实施学校干部、教师、学生交流制度化策略

——在已经形成的干部、教师交流的基础上,各个区县制定区域内干部、教师交流制度化措施。小学和初中每年要有固定比例的中层以上干部和教师进行跨校挂职和兼课,示范高中干部、教师应定期到区内或区外普通高中任职。

——鼓励学校间建立学生互访、互派制度,通过逐步扩大的制度化的学生交流,促进校园文化的交融和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果的共享。

——落实郊区农村教育会议精神,从市本级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村教育。继续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实施多个层面的对口支援方案,落实城乡学校之间、教师之间以及高校对中小学之间的支援任务,整体提高教育水平;继续做实城乡103对中小学“手拉手”工作,实现学校管理、教师备课和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形成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狠抓学校管理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改革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抓课程管理,重点强化课程德育建设情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情况,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校外文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情况。关注学校节假日休息日补课情况,学生课业负担和睡眠情况。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抓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多种形式的学习型组织,促进干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狠抓学校教育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观,促进人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为人的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坚持全面的质量观,要明确质量不是某个学生或某个教师个体成绩的展示,而是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素质的整体体现,不是单一的某种素质的体现,而是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体现,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在统一协调发展的综合体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要关注学会学习,明确学校中的学习只是人一生学习的起始部分;坚持均衡发展的质量观,明确学校教育的质量水平不是看重点班或优秀群体的学生质量,而是看优质教育资源是否得到共享,看全体学生是否得到全面发展。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努力把重点特色、特长培养转向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

3.狠抓学校特色和风格

努力促使每一所学校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加强学校校本管理是重要的操作途径,一是加强校本规划,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任务,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建设个性化学校;二是加强教学的改革,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打造特色课程;四是加强校本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五是加强校本教科研,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攻关能力。

三、构建和谐教育环境,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发展

——构建0-6岁托幼一体化体系,提高0-3岁教育的质量。不断完善北京市0-3岁儿童早期教育课程指导方案;开始着手制定0-3岁家庭教育指导方案;继续做好免费教育卡的发放工作,为0-3岁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更加优质的早期教育。完善《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配套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完善并制定《关于加强北京市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召开北京市学前教育大会,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研究高中阶段教育的结构和普通高中学校布局、办学规模,提出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意见。研究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思路和标准,有步骤地推进70%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工作。

——实施《北京市特殊教育“十一五”规划》,加大投入,加强区县特殊教育中心建设,大力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开展随班就读优秀学校争创活动,建设40个随班就读资源教室。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推出10所左右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示范学校。完成北京市内地新疆高中班扩招工作,表彰一批教育援藏工作先进个人。

四、重点推进项目

1.全面推进中小学德育建设项目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中小学生牢记“八荣八耻”。

——深化课程德育项目。加强对市、区县教研员培训,落实课程德育指导纲要;发挥区域实验基地的示范作用,继续开展课程德育优秀课例、优秀教师评选活动。

——深化数字德育项目。增强市级数字德育网络平台的辐射作用、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指导区县和学校把德育网站、网页建设成服务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指导家庭教育,建成全市网上家长学校。

——以培训为重点,以十佳班主任等班主任工作带头人为典范,推进班主任队伍、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设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校园氛围。

——加强德育工作的基础建设,提高德育管理的服务效能。完善市级德育专家资源库。支持区县建设100个小学示范性心理咨询室。

——抓好项目研究,推进德育工作的创新实践。推广首届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项目,鼓励区县、学校运用成果,推动创新实践。

——落实工读教育规划,办好工读学校。支持全市6所工读学校优先达到新的办学条件和标准。开展工读学校课程改革的探索。推进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

2.深化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

◆义务教育阶段

——义务教育阶段课改的深化工作。强化课程改革的政府行为,继续抓好新课程计划的落实和义务教育教材的修订与完善工作。深入研究教学方式的改革,有效开展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加强地方课程和教材的管理。

——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管理,深化中考中招改革,完善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推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高中阶段

——做好新课程方案实验的准备工作,成立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组、政策理论研究组、教学指导组、培训组、考试评价组、实验监控组、专家顾问组等,研究制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配套的高考方案、学科实施意见、实验培训方案等指导性文件,适时启动实验工作的时间表,做好新课程的实施工作。

3.加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项目

——建设市、区县、学校三级畅通的网络体系和现代化的数据体系。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网络管理意见》,完成校园网防雷建设任务,推进部分区县区域网络建设。

——完善远程教育教学体系,完成80对“手拉手”学校远程教育设备和软件的采购、安装,进行点对点的教学辅导和教学培训,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

——完成全市中小学学生卡发放工作,积极推动在电子学籍、考试报名管理、校园一卡通、公交一卡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

4.推进人才强教工程建设项目

——加强师德建设。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每位教师认真落实;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机制,把职业道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完善骨干教师培养选拔机制,为其成长创造良好条件。2007年计划评选500名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2,000名市级骨干教师。制定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对新评选的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全面启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十一五”继续教育工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继续开展“绿色耕耘”、“春风化雨”、“金色种子”、英语教师培训等相关重点工程,在城市中小学设立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选派农村中小学教师进站研修,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深化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城镇中小学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政策与制度,组织开展短期执教、兼职支教等形式多样、灵活有效的智力支教活动。

5.规范化小学和初中建设项目

——规范化小学建设。2007年的重点是制定《北京市实施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的意见》,提出各项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建立北京市实施小学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标准,对区县行政和科研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到年底将完成我市小学教育数据库建设,组织区县对各小学进行诊断性研究,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改进办法。

——初中建设工程。2007年重点完善几个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督导、检查和评估机制,二是建立经费调控机制,三是发挥“智力支持初中教育”工作机制。

6.建立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项目

——启动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普遍评估工作。组织区县对30%的中小学开展办学条件达标评估和素质教育落实情况的评估。继续进行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并向社会发布年度质量报告,同时在网上开辟留言板,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

——开展发展性评价专题研究。在东城、石景山、顺义、大兴进行学校和区域实验,运用现代化的,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实用性的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诊断与监控,获得有关教育发展质量的相关数据,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特点、问题与不足,进一步调整相关政策与措施,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发展,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继续完善小学、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办法,稳妥推进中考中招改革,试行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研究热点学校和高中“三限”择校学生的问题,稳妥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择校问题。严格控制新生年级的班额,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试行小学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制定《关于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意见》,有效运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学生成长记录,扎实落实素质教育。

7.推进学校“奥运”、“健康”教育行动项目

——以“迎奥运”为主题,以提高全体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宗旨,以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为目标,本着“求实、发展、创新、提高”的工作思路,大力弘扬奥运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全面育人,坚持开拓进取。

——召开“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工作现场会,并加强督导检查工作。

——评选100所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的调研,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统计、分析和数据等工作。

8.加强教育督导法规制度建设项目

——完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制度。修订、颁发《北京市区县政府、教委、普通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价方案(试行)》,并在部分区县、学校试点。

——完善教育执法检查制度。召开全市教育执法检查动员会,对部分区县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情况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中建设工程情况进行检查。

——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制度,研究出台《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结合初中建设工程,在部分区县试点。

编辑 王雪莉 杜 锐

推荐访问:基础教育 工作要点 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