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历史课堂上渗透感恩教育浅谈

时间:2022-03-06 10:22:08  浏览次数:

摘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但在国家大力倡导“和谐”的今天,一些青少年学生不知感恩,加强感恩教育迫在眉睫。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历史课堂上渗透感恩教育,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感恩; 历史教学;渗透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尤其重要。历史课堂作为传播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尤其是高中阶段应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利用教科书丰富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如何渗透感恩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感恩祖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关于感恩祖国的题材,例如在学习必修一《抗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找一些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让他们去感受我们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如爱国英雄杨靖宇,牺牲后日军残忍地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日本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又如在学习必修三《现代以来中国的科技成就》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寻找为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事迹,如钱学森,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科学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在美国待了近20年的钱学森异常兴奋。在新中国诞生的第6天,钱学森夫妇就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但回国道路充满着曲折和艰辛,经过长达5年多的斗争,钱学森夫妇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曾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技术领导职务,参加近程、中程、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领导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我们的学生生长在和平年代,爱国主义总是停留在口头,通过这些先烈的事迹,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对祖国的感恩情怀。

二、感恩父母

学会感恩,首先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中学生对父母的养育同样应怀有感恩之心。如果连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来自社会的体恤、来自祖国的培养和来自自然的赏赐呢?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援引历史典故教育学生感父母之恩情,如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儒家思想》时可以引用“百里负米”的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的得意弟子仲由,字子路,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若过隙。”孔子赞扬说:“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孔子家语•致思》)以此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对父母要常怀感恩之心,并要求他们付之于行动,用理想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恩情。

三、感恩老师

在学生的成长中,无不凝结着教师的辛勤劳动。作为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应当懂得感念教师的恩情。如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宋明理学》这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他们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感恩教育,增强学生感恩意识,强化感恩行为,对父母、对老师、对亲朋好友、对社会,永怀感恩之心,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世,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作为历史教师要利用好历史课堂这个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懂得承担责任,学会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 煜主编.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推荐访问:浅谈 感恩 渗透 历史 教育


[历史课堂上渗透感恩教育浅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