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职生法治教育特点与创新
时间:2022-03-26 10:01:01 浏览次数:次
【摘 要】本文论述“微时代”高职生法治教育呈现出的新特点,分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有效传播问题、“微时代”法治教育生活化问题与立场问题等基本问题,提出从教育语境出发创新话语模式、从教育平台出发建设法治观教育的微阵地、从教育方式出发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从教育时空出发利用流动的空间和碎片的时间等法治教育策略。
【关键词】微时代 高职生 法治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C-0143-02
“微时代”是指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依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为传播媒介,依托微博、微信等APP应用软件等载体,以微内容、微表达、微传播、微阅读、微公益等为表现形式的传播时代。区别于以往的网络时代,“微时代”具有新的特点,展示了媒介传播的新格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间,反映出技术、媒介、社交的紧密联系和高度融合。
“微时代”深刻地改变了高职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在给法治观培养带来空间和机遇的同時,也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分析环境变迁对高职生法治观的影响,寻找法治观培养的新机遇,不仅要在理论上回应技术发展和环境变化引发的挑战,还要在实践上深入探索,最终目的在于优化培养高职生的法治观。
一、“微时代”高职生法治观教育的新特点
“微时代”微媒介不可避免地对高职生人际交往方式、消费娱乐方式、自我表达方式、公益实践方式乃至政治参与方式都产生一定的影响。2018年1月,笔者针对微媒介的使用情况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进行问卷调查。关于高职生移动终端使用情况,调查发现,95.11%的高职生使用智能触屏类手机或平板,85.2%的高职生表示自己超过一半的信息来源是智能手机,61.22%的高职生通过电脑网络了解新闻热点、重大事件。移动终端已成为高职生的生活必备品,微媒介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微媒介是高职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微媒介成为高职生日常生活的主宰,成为他们生活中一种无处不在的背景和工具,包括获取信息、阅读学习、文化娱乐以及购物消费。他们的行为活动空间和时间维度都发生了变化。脱离了以往的时空限制,具有非常明显的流动性、随时性和交叉性。社会、文化、技术、教育等因素叠加在一起,影响高职生的日常行为,对塑造其法治观更是影响颇深。法律行为和法治价值取向呈现复杂性、多样性和模糊性,在法治观方面出现新的问题和教育困境。
(二)微媒介使高职生圈群化生活特征明显
微信圈、QQ群成为高职生参与程度最高、影响最为广泛的网络社群。这些QQ群、微信群是高职生现实社会关系的移植和延伸,高职生在这些群里进行广泛的社会交往、信息交换与分享。在这个小圈子里,博人眼球、娱乐至上的新闻极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弘扬时代主旋律、展示正能量的实例则不一定能得到学生的关注。在调查中发现,热点事件的排行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游戏、娱乐、体育。政治、法律事件排名靠后。
(三)“微时代”信息量庞大,容易导致高职生法治价值判断感性化、虚拟化
“微时代”媒体的多样性选择使高职生在价值判断上容易是非界限模糊。“微时代”的开放性大力推动高职生的自我价值判断。在调查中发现,52.3%的学生认为微媒介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61.48%的学生认为微媒介的即时性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影响很大。打破时空限制的信息推送方式使得学生接触和发布信息更为自由、更加不确定和难以控制。
二、“微时代”高职生法治观教育的思考与创新
(一)法治教育必须审视的基本问题
1.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有效传播问题。移动互联网是新场域、新载体,也是新手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中国的互联网网民人数是7.31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是6.95亿,占我国网民总数的95.1%。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带来的“微时代”环境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移动终端使用者比比皆是。人人都可以很有效地接触和传播信息。社会热点、焦点事件极易引起热议,并且不受时空的限制。以2018年9月发生的江苏昆山正当防卫案例为样本,在案发当天该案件就在舆论圈引发极大的关注,江苏公安应对及时,对公众的开放度也相当高,可以说是“微时代”传播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经典范本。高度发达的移动互联网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正确利用是关键。要用辩证和发展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移动互联网对促进社会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它的开放便捷共享也可以为高职生的法治教育提供新视角,带来新方法,能弥补传统法治教育的缺陷。所以要积极研究移动互联网环境的特点,准确把握高职生使用“微媒介”的行为特点,不断发掘有效策略。
2.“微时代”法治教育生活化问题。在信息更新如此快、传播途径如此便捷的情况下,法治教育必定要走进日常生活世界,直面高职生这个鲜活的群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有血有肉的、与具体的各种社会关系密切联系的个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微时代”个体最显著的特征是极为注重个体的自由和个性的表达。要把具有鲜活个性的高职生作为法治教育的根本,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都应有所突破。这是最为符合教育规律的逻辑生成,如果学生感受不到教育与他们关心关注问题之间的关系,感受不到教育与他们疑惑的问题之间的关系,就不会选择亲近教育、认可教育。不去了解学生关心的问题、不走近学生,是很难获得好的教育成效的。
3.“微时代”法治教育立场问题。毋庸置疑,“微时代”法治教育必须建立坚定的正确立场。“微时代”高职生分享交流观点极为快捷,容易获得群体认同感,也容易产生互联的情绪感染。这种集体情绪容易被操纵,甚至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冲击,直至形成歪曲事实或是极端化的实践。对于这个具体的价值冲突,法治教育必须建立坚定的政治立场,符合主流意识。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下带有倾向性的一种法律意识,它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三个方面。主流意识是关系国家政治安全、关系人心向背的原则性问题。目前国际国内形势非常复杂,社会变革速度很快,意识形态工作是不能放松的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代表的是国家意志,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面对多元化价值观念带来的冲击与挑战,面对对抗主流意识形态的噪音杂音,要坚决予以回击。
(二)法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1.從教育语境出发创新话语模式。“微时代”高职生呈现的语言风格是短平快的视觉书写效果。“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很方”“也是蛮拼的”“贫穷限制了想象力”等词语极具个性特征,流传度相当广。他们通过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表达,宣泄释放情绪,寻求情感认同,解构媒体信息;还倾向通过戏谑化的调侃来寻求刺激、博取关注。这就要求法治教育既要注意改进语言符号和自我表达,使其更符合高职生的语言风格,又要改进价值理论的描述和诠释,保证坚守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以帮助高职生了解中国的法治进程为例,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笔者通过微博及微信布置学习小组阅读《乡土中国》和《历史深处的忧虑—— 近距离看美国之一》,这两本书讲述理论深入浅出,文笔轻松,对于学生来说阅读难度不大。前者能让来自农村的高职生更好地认识中国,更能促进那些城里的高职生把注意力投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后文的作者林达结合亲身经历,用平实的文风记录了美国民主制度、对美国历史的深刻认识和思考娓娓道来,他的讲述能很大程度地拉近与高职生的距离,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
2.从教育平台出发建设法治观教育的微阵地。利用更具通俗化、形象化特征的微视频、微电影占领法治教育的高地。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可以分享教学资源,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登录校园网站点击学习。按点击率可以发现学生比较喜欢的平台有:第一,微博、微信和QQ等微媒介,通过这些微媒介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交流,实现课堂的延伸。以社团骨干、学生会干部为组织者的微信圈非常受欢迎。通过这些平台教师能及时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干预、思想引导和帮助成长,从而很好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第二,学生可以完成习题自测的网络平台。利用微助教,每一次法律课之后,教师都可以把习题放在微助教平台,学生可以反复登录,反复练习,提高和巩固学习效果。第三,发布微课、微视频、微电影的平台。笔者所在团队制作的“给青春90秒”“无罪推定”“正当程序”等微课以及学生拍摄的以法治为主题的微视频都可以在平台共享,也获得了学生的好评。
3.从教育方式出发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要引导学生比较、思考、批判各种观点,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接纳主流观点、渐次达到思想上的认同。利用碎片化时间、零散化事件开展法治教育。例如,可以从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入手展开教育,手机移动消费是高职生的消费首选,学生中并不缺少“剁手族”,消费时产生的法律问题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微平台是也高职生获取政治信息的重要平台,可以利用热点事件激发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如登录政府门户网站办事、浏览等。作为教师,要真正做到倾听学生的心声,解答他们成长路上遇到的困惑。在思想状况和舆情动态方面,要客观评价和把控,不能简单批评和消除,要合法合理解决问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辨别意识,尽可能消除“微时代”海量信息对他们造成的负面影响,引导他们合法合理使用微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想要拉近与高职生的心理距离,是要讲情感、讲温度的。
4.从教育时空出发利用流动的空间和碎片的时间。“微时代”,微信、手机、QQ成为高职生人际交往的重要中介,高职生在这种移动社交环境下中形成流动的“熟人社会”,人际交往显示去空间化和去时间化的特点;分享日益成为他们的主流态度,人际交往的方式有很大改变。要充分利用好校内校外的平台推进法治教育。一是校内的微媒介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关注校园和班级管理。以校内媒介平台为基础,广泛宣传社团活动、主题班会,还可以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二是校外的微媒介平台。利用方便快捷有效的微媒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街道社区活动非常有特色,利用院团委的微信公众号,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展入户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亲情陪护谈心服务、法律援助服务等,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8
[“微时代”高职生法治教育特点与创新]相关文章
- 2021法治安全教育心得感悟精选
-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一些体会与做法三篇7篇
-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心得5篇
-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心得5篇
- 法治思想心得15篇
- 法治政府建设调研报告9篇
- 法治政府建设讲话稿10篇
- 法治政府建设整改情况报告5篇
-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党员学习笔记11篇
- 创新发展作文锦集
- 大学生创新精神学习心得感悟3篇
-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 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 就业压力背景下会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 生药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 2022年度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年)
- 2022年度人才赋能创新,创新驱动区域经济高质发展——上海“体悟实训”感悟(全文)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食品教学模式改进研究
- 企业党工团建设工作方法的创新
- 最新弘扬时代精神优秀作文800字优秀四篇(精选文档)
- 教育教学反思个人工作心得范文大全
- 化学教育教学自我总结范文大全
- 廉洁教育活动心得总结四篇
- 教育工作预备党员思想工作汇报3篇
- 幼儿园消防教育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 幼儿园学期教育工作总结报告范文大全
-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工作心得范文合集
- 特岗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心得范文大全
- 警示教育片观后心得感悟
- 以案主题警示教育片感悟
- 上一篇:新生活教育设计
- 下一篇:大连市学校食堂餐具专项整顿工作前后消毒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