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时间:2022-06-11 15:42:01 浏览次数:次
摘要:教育评价价值取向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教育发展前景、教育发展结构、教育发展的实效性。影响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因素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正确性、评价主体对教育内容的需求程度两个方面。根据调查研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趋势,要实现教育价值取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做到教育评价价值取向时代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教育评价价值取向多元性与一元性相统一、教育评价价值取向个人与社会相统一。
关键词:教育评价;价值取向;标准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8-0005-03
引言
多元化视域下,单一的教育评价价值取向,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十九大工作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实现企业创新发展,人才是主要推动力。21世纪,社会发展趋势向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由经济层面上升至文化、教育、人才层面。受社会环境和政策引导的影响,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要提升我国人力资源质量,其中主要的因素,在于教育。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等教育平台,也被推到了社会经济中心,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最核心的问题是:未能科学地进行教育评价,同时还未确立标准的教育评价价值取向。因此,通过科学的教育评价研究,明确教育评价价值取向,有利于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一、教育评价与教育价值取向
(一)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价值进行评判的客观活动,教育评价的评判标准是评判客体所满足评判主体的需求程度。格朗兰德认为,教育评价的具体公式为:
评价=教育评价量的记述+价值判断
教育评价量是指: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也就是说,在教育评价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其中一方发生变量,都会导致教育评价指标发生改变。
除教育评价量之外,教育评价指标同样受到教育价值评价者的价值观念的制约。所以,教育评价行为其实是一种客观性与主体性统一的活动。所谓客观性是指: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进行客观的描述。而主观性是指,在客观描述评价客体的基础上,反映评价主体的需要和愿望。
(二)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价值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关系,在教育价值体系中,包含了两个版块,一方面是教育的实体职能,另一方面是人类和社会的需求程度。首先是教育发展的实体职能,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需要教育来做支撑,因此,出现了教育的道德价值、教育的政治价值、教育的经济价值、教育的文化价值等项目指标。其实是,人类的需求程度,人类生存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进行多元文化的学习,提升自身价值。因此,教育价值取向受社会发展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
(三)影响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因素
影响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因素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正确性,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提升社会群众人文素质,强化我国文化软实力。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把教育定义为,推动社会和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导致教育评价者对教育价值取向的评价,由人文素质层面转向经济价值层面,使教育价值取向出现误差。
其次是由于环境和地域因素不同,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需求程度也不同。具体表现为,农村和城市人口對教育内容需求的差异性,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对教育需求的差异性。而这种对教育需求的差异性,直接影响了教育评价者,对教育价值取向的定义。
二、确定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主要依据
(一)政治、经济、文化
1.政治
社会政治决定了社会教育的选择,一个国家的政策指导方针,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价值方向来说起到引导性作用。21世纪,当教育、政治、经济、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比重逐渐平等时,现代教育评价的主要问题是,在教育评价价值取向定位过程中,需不需要接受政治指导方针的干预。在西方国家,教育评价活动是由第三方中介评价组织,进行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定位。但是,仍离不开政策的干预,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审查评估组织,进行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评估。其次,英国政府设置质量评价委员会干预学校办学。这一事实也证明,政治和教育是无法完全分离的。所以,教育评价价值取向定位过程中,不能脱离宏观教育政策,且政治对教育评价干预过程中,不能只发挥政治职能,同时还应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经济
社会经济决定了教育领域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同时,也制约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教育评价价值取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水平发展状态。社会经济视域下,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人才选拔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两种,首先是社会选拔,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社会不可能满足全体社会受众共同接受平等教育。因此,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自然被定位为社会人才的选拔,通过教育和考试,决定哪一部分社会受众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
3.文化
社会受众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此,所有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评估都表现为:人们对价值客体的态度。作为以文化为基础的教育价值取向评估活动,必定会受到文化价值观念和价值导向的引导。英国教育学家迈克尔·萨德勒说过:“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国家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素质形象的标志。”因此,社会文化对教育评价主体产生的影响,会直接反映到主体的价值判断过程中。
(二)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科学规范理解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是开展教育评价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确定科学的教育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教育方针是指国家有关部门结合社会发展和国家市场发展环境,制定的教育工作未来发展方向的引导性方针。教育目的是为实现预期效果和推动教育发展的理想信念,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为不同的教育项目,制定的明确的努力方向。与教育方针不同的是,教育目的具有动态性,而教育方针则具有稳定性特性。由此可见,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风向标。因此,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在教育价值评价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教育评价主体
教育价值取向的评价,是一场以客观主体为中心的活动,评价价值取向会受主体思维和本质的改变而相继改变。人类一般活动评价,是以评价客体为中心,对评价客体进行深入了解,而教育价值取向评价,则是基于评价客体属性,评价主体态度、情感、意志参与评价的过程。因此,教育评价主体这一因素,也直接影响着教育评价价值取向。
三、教育价值取向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教育价值取向决定了教育发展前景
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产生了教育政治价值、教育经济价值、教育文化价值等。因此,如果几项中,有任何一项教育价值取向出现了定位偏差,都会直接影响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前景。例如:教育经济价值与教育文化价值出现定位偏差,则会导致教育行业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市场发展需要,使教育领域无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实效性作用。反之,如果教育价值取向符合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需求,那么教育领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就能充分发挥其实效性,进一步推动教育行业的发展。
(二)教育价值取向决定了教育发展结构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教育价值取向发生转变,直接导致了我国教育发展结构的转变。十八大结束后,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我国教育价值观念发生转移,据此,我国教育结构进行了三项教育部署和调整。首先是阶梯性地实施12年义务教育。这是继我国教育部门宣布实施9年义务教育后的另一项教育发展结构调整。其次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政策指导方针。由此,我国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由人文素质教育向职业教育倾斜,提升了我国教育领域结构中职业教育的总体分量。最后是建立科类全面、比例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趋势转变。因此,教育领域中,科目结构分类,也从分级化向均衡化趋势转变。
(三)教育价值取向决定了教育发展的实效性
教育价值取向决定了教育行业的教育指导方针和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发展过程中追求的实质内容和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因此,教育目标越高,教育发展的实效性就越强。反之,教育指导方针越低,那么,教育发展的实效性就越低。由此可见,教育价值取向决定了教育发展的实效性。
四、教育价值取向合理性的思考
(一)时代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教育行业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因教育过程的长期性,教育又是一项着眼于现在,面向未来的活动。所以,教育行业今天播种、明天开花、后天结果的发展规律,已成为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共识,为达成这种共识,教育价值取向需要实现时代性与前瞻性相统一。首先是时代性,教育评价价值取向,需要顺应现代政策指导方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使当代教育能够完美地与社会经济和国家政治对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次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前瞻性,教育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一段长时间的过渡期,具体来说,教育价值具备延时性特性。例如:当教育评价价值取向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时,教育价值不能立即在社会发展中体现,而是需要历经3—5年的发展期。因此,职业教育价值取向,需要时代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二)多元性与一元性相统一
教育价值取向应该多元性与一元性相统一,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性是指,根据教育主体的多元性,进行多个教育价值取向的评估。我国教育领域中,分为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教育体系。每一个教育体系的教育指导方针和教学目标都不一样,因此,为保障教育价值取向的科学性,需要根据各个教育主体的特性,进行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评估。其次是教育价值评价体系的一元性特征,教育价值取向的一元性,体现在教育教学理念方面,无论是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教育教学的理念应该统一确定为人类社会发展而服务。因此,教育评价价值取向评估应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教学指导方针和教学目的的多元性,其次是教学理念的一元性。但是,这两个层次,在总体的教育价值取向中需要保持一致性。
(三)个人与社会相统一
教育价值取向应该做到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以市场为导向,导致现代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育的物质基础,而忽略了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的精神追求。因此,教育价值取向应该以人为本,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之外,还需要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改革,进一步提升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度。而企业为提升市场竞争软实力,在人才选择时,对具备工匠精神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择优录取。社会经济体制的改变和企业发展思想的转变,使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板块。
同时,中国企业受国外企业的影响,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在日本,经营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中,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首先是专注品牌的核心发展力,不盲目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其次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的培训内容,致力培养“工匠型”企业家。而德国的企业,更是将工匠精神贯彻到企业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程序中,以此成就了“德国制造”,而中国企业看到这一发展理念为企业带来了实质性的效益,越来越重视工匠精神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除提升个人价值之外,还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其次是以社会为主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行业的宗旨是为社会发展提供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进行专业的设置,使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与社会发展相契合,而不是以院校中的热门专业作为参照物。目前,我国教育行业存在着专业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人才供应不足的矛盾。教育所促进的社会并不是抽象或者是纯物质的社会,而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人是社会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教育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样也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并且教育对社会的需求的满足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往往是在同一活动中共同完成的。所以,教育价值取向应该做到个人与社会相统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是培養人的社会活动,它的基本功能是促使个体社会化。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是引导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确定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主要依据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教育评价主体六个方面,要实现教育价值取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做到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时代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教育评价价值取向多元性与一元性相统一、教育评价价值取向个人与社会相统一,从而实现教育行业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服务。
(责任编辑:朱岚)
[探讨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相关文章
- 从电视剧《芈月传》看创作主体的价值取向
- “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 任务驱动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方法探讨
- 对排列组合问题的探讨
- 人力资源会计探讨
-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成本的会计探讨
- 社会责任会计问题探讨
- 实施学校营养教育的策略探讨
-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理论问题的探讨
- 探讨环保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研究
- 计算机数据库安全技术探讨
- 组合评价模型在辽宁省主要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评价中的构建及应用
- 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在高校中层管理者岗位评价中的应用
- 社区快递包装物回收利用模式评价体系及方法选择研究①
- 2017年度第二批C—NCAP车型评价结果暨《儿童约束系统(CRS)评价规则(2017年版)》发布
- 大学生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 绿色评价,发现真实的学生
- 中学英语校本课程评价标准
- 教育教学反思个人工作心得范文大全
- 化学教育教学自我总结范文大全
- 廉洁教育活动心得总结四篇
- 教育工作预备党员思想工作汇报3篇
- 幼儿园消防教育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 幼儿园学期教育工作总结报告范文大全
-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工作心得范文合集
- 特岗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心得范文大全
- 警示教育片观后心得感悟
- 以案主题警示教育片感悟
- 上一篇:新加坡:防灾教育亲子游
- 下一篇:坐地式教育评价维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