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挫折教育于《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之中
时间:2022-06-15 14:42:01 浏览次数:次
摘 要:在对民间故事等作品的选择、赏析、讨论中,可融挫折教育于《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本文以民间西游故事之大圣形象为例,让学生在对民间人物挫折人生感受中,理解人生的丰富,以及挫折在成长与成功中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民间文学 ;挫折教育; 西游故事; 大圣形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D-0027-02
心理学将挫折解释为当个人从事具体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即我们常说的“碰钉子”。受挫力差主要表现为:追求的目标不切实际,对追求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缺乏心理准备,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夸大困难、缺乏自信,自觉退避不去争取,面对困难自暴自弃,缺乏挑战的勇气等。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碰到来自各方面的困难、挑战,挫折并不可怕,恰恰是挫折,才能使我们一步步成长,人生充实,也只有在各种挫折中,才能渐渐认识自己,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也才会有成就感、幸福感和快乐感,因此,抗挫折能力是我们成长和取得成就的必备素质。但由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学校管理、个体差异等诸多原因,一些人抗挫能力较差,包括在新时代成长的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由于考试、升学、情感、找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等,出现厌学、单相思、抑郁症、恐惧症等心理疾病,离家出走,乃至轻生等不当行为的数量增大。这不仅关系着家庭的稳定和幸福,也关系着社会的风气和发展势头。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庭教育、社会实践、学校教育形成合力,缺少哪一方面谈抗挫折力都是不现实的,三者之中,学校教育是重要的,也是个人和社会期望最高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潜移默化融挫折教育于课堂中,在讲授、讨论中加以引导,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容易操作的。在《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中,对民间故事等作品的选择、赏析、讨论中也可实现挫折教育,让学生在民间人物形象的挫折人生中,感受人生的丰富,让学生认识到挫折在成长和成功中的积极意义。
一、接受视域下的孙悟空形象
西游故事是我国的经典民间故事,它经历了民间、文人、再民间的积累,融入了中国古代广大民众对世界、人生、信仰等的认识和观念,无论是取经故事,还是悟空形象,都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百姓喜爱的民间故事之一,因此,它不断被加工,从历史素材走向文人案头,从寺院诗话走向市井说书,从固定的文字排印走向视听俱佳的影视呈现。就其艺术形式和数量而言,极其繁多。《西游记》续书、仿作、笔记、杂记、野史,取经诗话、平话等评书家的圈场“说话”,各类戏剧舞台表演、电台的评书、影视改编、动漫游戏、脱口秀、相声、双簧等等不一而是。不管西游故事如何被演绎,悟空总是那么刚健十足,灵性四射,如影视中的《孙行者大战金钱豹》《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大闹黑风山》《车迟国唐僧斗法》《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大闹无底洞》《真假美猴王》,以及进入21世纪的电影《大话西游》《情癫大圣》、好莱坞的《齐天大圣》等,都以新异的故事构思,塑造着不同时代的孙悟空形象。我们心中的孙悟空,在1982年《大闹天宫》和1982版《西游记》电视剧中基本定型。进入21世纪,悟空成为拯救自我、找寻自我的英雄人物形象。由西游故事演绎的大圣故事,完全突破了以往的艺术叙事,猴性、神性淡化,更突出人性,使悟空成为人性十足的落魄英雄找回自我的英雄叙事。大圣的“归来”过程,是战胜挫折的人生成长过程。因此,就悟空形象而言,也是挫折教育的典范。
二、大圣精神:在挫折中成长
由于战胜挫折,大圣才得以“归来”。悟空在《大圣归来》中只有两种称呼:大圣、臭猴子。这两种称呼与其说是孙悟空的绰号,不如说表征了来自外部世界和自己内心对孙悟空的评定,是关乎人格的,尊严的评定。孙悟空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五百年,对人世间来说,春华秋实,改朝换代,早已物是人非,不知几世几劫。五百年对大圣来说,是形体的冰封和心灵的炼狱。当重见天日,回归自然时,便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过往的一切已离人界、神界、妖界太渺远了。他要重新认识世界,世界也要重新估量他。“大圣归来”的人生历练,便是孙大圣对挫折进行的一次自我救赎的体验。这里用挫折这个词可能太轻,但是也唯有用“挫折”,才能感受大圣作为一个人的心灵。
大圣的心理挫折一方面来自超级英雄被压五百年的惩戒,另一方面来自重见天日后信心的动摇和外界对他的战斗能力污蔑性的攻击。作为大圣,他遇挫不是一下子就被打垮,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归来,而是阶段性的。第一阶段,形体获得自由之初而身还遭受法印折磨时,对佛祖的怨怒和人际交往的自闭。面对佛祖的石像,近乎绝望地愤怒和指责:“俺老孙被压了五百年还不够吗?”同时,在行为上又表现为极度反感江流儿的跟随。第二阶段,来自山神和山妖王的嘲笑和打斗的节节败退,近乎摧毁了大圣重建自我的信心和勇气。看守他的山神说:“现在你只是一只臭猴子而已,还摆什么架子?”山妖王击败大圣时说:“什么齐天大圣,不过是只没有用的猴子!……孙悟空,你也有今天啊,哈哈哈!”当傻大姐被山妖王抓走,江流儿恳求大圣救她时,大圣说:“我管不了,管不了那孩子!”是内心自我的崩塌。猪八戒央求说:“猴子,救救她吧!”大圣歇斯底里地回应: (下转31页) (上接27页)“别管我叫猴子,蠢猪!”这是大圣对表征自己无用的“猴子”称谓敏感的反击。第三阶段,众人走后,悟空一人愤怒地狂喊,投入河中,在慢慢下沉的时空,冰冷的河水让他慢慢清醒,思考我是谁的问题。我是大圣,是齐天大圣,有了大圣,就再也不用害怕了!大圣不应成为过去的名号,大圣肩负着保护弱小、斩妖除魔的使命。大圣在心理上找到了自己。
第四阶段,大圣与山妖王作战时的舍身精神,是它担负责任和履行使命的体现,当他为了江流儿的死而撕心疼痛之时,是大圣找到自我,灵肉合一之时,真正的有担当、有着对生命执着的爱心的超级英雄回归之时,刹那间,他炽焰加身,熔石成胄,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正如孟子所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 ”。道德、智慧、本领、知识,经常是由于有灾患,挫折就像一块磨刀石,能够砥砺坚韧不拔的品质。当悟空经历一番自我内心的挣扎,找到自己,正视挫折,敢于面对自己,给自己自信和勇气,“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大圣面对挫折进行的自我救赎,不正是我们每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人生经历吗?
因此,当《民间文学》课程在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中选择时,像大圣形象这样的民间故事数不胜数,适当地在作品题材选择、作品分析时加以挫折教育的引导,对挫折教育而言,是事半功倍的。而在感受人物形象、自我挫折教育的同时,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也得到了深入的理解。
本文是“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教学项目:《民间文学》课程教学策略研究——以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素养为视角”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MDYB201404。
参考文献
孟子著,杨伯峻译注.孟子·尽心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
[融挫折教育于《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之中]相关文章
- 民间文学实践教学的方法研究
- 民族民间文学的创造性转化及其限制
- 川北民间文学《十里坪》传承现状及保护方式建议
- 论宗教神话是泰国民间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
- 美丽的传说·山东省民间文学中国画展作品选登
- 试论民间文学格局下的起源神话类型
- 表演理论对研究民间文学传承的启示
- 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材料
- 技能大赛推动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高职生就业的作用
-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探讨
- 教育教学反思个人工作心得范文大全
- 化学教育教学自我总结范文大全
- 廉洁教育活动心得总结四篇
- 教育工作预备党员思想工作汇报3篇
- 幼儿园消防教育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 幼儿园学期教育工作总结报告范文大全
-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工作心得范文合集
- 特岗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心得范文大全
- 警示教育片观后心得感悟
- 以案主题警示教育片感悟
- 上一篇:普通中学的设计教育及其价值
- 下一篇:外科手术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