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6篇)关于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时间:2023-12-04 13:17:01 浏览次数: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6篇)关于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
关于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6篇)关于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6篇)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1
姚海定、男、布依族、1976年10月5日出生、中共党员、蔗香镇蔗香村计生协会会长、蔗香镇创业致富带头人。
每当火龙果开花挂果季节,蔗香公路低码头渡口,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沿路水泥桩上红、黄、白花相争艳,鳞形果球红沿线,这就是蔗香火龙果。
蔗香渡口路口100亩的火龙果是姚海定于2011年2月份引进种植示范基地。据了解姚海定1997年和村里的青年,一起南下广东打工,在东莞街口一家玩具厂打工,当时工厂效益不太好,薪水少,家里有老有小需要照顾,他寻思着打工不是他的出路,1999年他结束了打工生涯。两年后返乡,接着龙滩库区移民开始,家乡的拆迁有序地开展,几年后移民建房建好,家人安居乐业。他就开始寻思找发展致富路子,正当他寻思无路之时,恰逢省农科院到蔗香调研,并组织培训亚热带水果种植技术,姚海定第一个踊先报名,在培训期间认真学习,不耻下问,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决定在码头路口处实施100亩火龙果种植示范。
培训结束,他就带着家人所有劳动力上山,砍草、挖坑整地,联系果苗,他坚信“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按老师教的种植技术程序逐一进行,经过几个月的努力,100亩的火龙果示范基地现在人们的眼前。不知情的过路人,看到码头公路上下,栽有整齐序的一根根水泥柱,不知有人在干啥?后经了解,才知道是蔗香姚海定在栽火龙果。
俗话说“种庄稼、三分种七分管“,为了确保示范成功,姚海定在地头建一个临时工棚,在果园内认真抓好管理,种耕除草,浇水施肥。夜间又作人工授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终于在2013年6月火龙果熟了,蔗香第一家火龙果开始上市。在当地,他的举动传为佳话。
从那时起,他带动村里的几家农户栽起了火龙果,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扶持越来越好,罗甸县有人来蔗香投资种植火龙果,有人在成立火龙果种植合作社,也有单户种植,他知道这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好机会,他坚定:只要肯学、肯想、肯干,致富小康不会是梦。蔗香的火龙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初步形成了一项新的产业,奔赴同步小康致富路,他是群众“领头雁”。
据统计,目前全镇共有5家种植合作社,有13家单户种植共计2350亩,年总产值1133万元,镇政府也把火龙果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来抓。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2
“只要敢打敢拼,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是返乡党员梁秋华在十多年打拼岁月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他一直以来所遵奉的人生信条。正是凭着这种能吃苦,敢打拼的精神,他由一名外地的个体医生转型为家乡有名的茶场老板。
梁秋华,男,中共党员,中医执业医师,1969年8月出生在桑园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8年梁秋华县卫校毕业后,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他携同妻子在福建石狮开办医疗诊所,先后从事个体医疗和医药销售。在此期间,关系网越拉越广,赚的钱也越来越多,但他始终无法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找到家的感觉,有一种感情让他无法真正快乐起来。甜是家乡水,亲是家乡人,2011年7月他怀揣在外创业的所有积蓄,准备开创自己新的事业。经过一番调研后,利用家乡丰厚的茶业资源优势,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投资120余万元兴办了占地面积10余亩、厂房15间的“桑园镇茶场”,并于2011年3月正式投产。
桑园镇茶场当年投产就实现了开门红,生产汉中仙毫1000公斤,炒青绿茶25吨,实现产值300万元,并在西乡县“赛茶节”上获得“汉中仙豪”银奖和“汉中炒青”银奖两项殊荣,其产品更是远销汉中、西安等地。初见成效的梁秋华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要想寻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在科学管理上水平、做大产业创名牌上下功夫。他先后对承包购买的350亩茶园进行茶树改良,培育无性系茶苗补栽补种,注重绿色环保无公害化生产,保持茶叶的原汁原味。并多次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进场指导,严格按照茶叶加工环节各个流程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
浅尝辄止不是梁秋华的个性,追求更大的发展才是他的目标。梁秋华计划进一步投资添置新设备,分档次加工制作出适应各个消费层次的茶叶,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实现“茶厂四季产茶、茶农四季采茶、农户四季有收入”的目标,年底再承包200亩茶园,争取亩平均收入达到4000元,依托“西汉高速”和“十天高速”
连接线地域优势,全力打造集茶园观光、茶叶加工、茶艺表演和品茶餐饮娱乐于一体的茶叶产业综合示范项目,同时,注册商标争取品牌认证,扩大种植规模、加强技术管理,为早日打入全国市场作准备。目前,在他的带动下,周边5个村近千户茶农年增加收入约70多万元,他的茶场成为当地初具规模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他本人也成为县镇实用技术骨干人才和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3
杨宏斌,男,现年40岁,合水县西华池镇孙家寨沟行政村宋堡子自然村村民,现任合水县怡露水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从1997年部队转业回乡,到2012年创办怡露水业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注册创办怡露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怡露门窗建筑装饰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建立合水县怡露种植专业合作社。走过了一段艰辛创业的风雨历程,也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2014年,怡露水业总产值达2000万元,实现利税65万元,安排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60人,为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不甘贫穷,立志创业。
杨宏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1975年出生在合水县西华池镇孙家寨沟行政村宋堡子自然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儿时的贫困经历,造就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三年的从军生涯培养了他坚忍不拔的品质。1997年,从部队转业后,他回到家乡合水县孙寨沟村,当了一名普通农民。当时,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惠农政策的落实,在全国涌起创业发展脱贫致富的新浪潮。经过深思熟虑,他踏上了漫漫的打工路。
二、努力创新,艰辛创业。
在北京一家门窗工厂,他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先从最基本的工序开始,慢慢积累经验、增强技术。经过九年的磨砺,他迈出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2006年他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门窗加工公司,万事开头难,当时处于“三无”状态的他,经过几年的努力,凭着过硬的产品品质和优质的服务理念赢的了客户的信赖,终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伴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他组建了过硬生产及销售团队。北京公司总资产1400多万元,年创利润200万,并在当地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三、富而思源,勤俭创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磨练,他从一个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蜕变为一个有上千万资产的民营企业家,十多年来,自己发家致富了,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2012年他毅然放弃了北京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回到家乡合水县,积极筹建家乡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在合水县西华池镇孙寨沟行政村宋堡子自然村自筹自建怡露水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投资3460万元,占地2640平方米,前期投资2880万元,建成水源区、办公区、生产区配货车和工作用车7辆,新建办公楼450平方米,生产厂房680平方米,引进国内外自动化生产设备30多台(套)。于2013年5月建成运营。二期投资580万元,新建销售网点40处,开发碳酸饮料5种以上,2013年5月启动实施,主要实施市场开拓和碳酸饮料生产。厂区周围环境优美,制水规模大,纯净水、无气碳酸饮料日生产能力可达15000余桶/瓶。公司生产水源来自高原井水,经水质验检,各项指标均达到优质饮用水标准。办公区设行政部、财务部、销售部、会议室等,厂房区购置安装了过滤器、高温电炉、恒温干燥箱、蒸馏水器、消毒器、检测仪、无菌自动灌装系统等一流自动生产设备,并按照消毒、分离、生产、包装的流程和生产要求严格进行分段隔离。拥有纯净水、碳酸饮料厂区,五条生产线,核心设备全部采用进口设备,全封闭无菌电脑自动化灌装生产线,百级空间净化间。在产品最终质量控制上,建有完备的化验室,能够进行大肠杆菌,细菌总数等多种微生物指标化验,对生产关键环节,完全按照IS09001标准要求进行关键点控制。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优质、稳定、可靠。公司以“诚信为本、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目前产品在市场试运营期间反响热烈并迅速跃升为合水县纯净水的龙头产品。“怡硕”成为市内家喻户晓的纯净水品牌。伴随着市场需求、企业的壮大,2014年公司实现产值2000万元,并为国家缴纳税款65万元,共吸纳家乡富余劳动力60人。2015年初,他积极响应国家土地流转政策,成立了怡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在西华池镇孙寨沟行政村承包土地318亩,大力发展矮化密植苹果产业,带动全村60户村民走上致富路。
四、搏击商海,诚信创业。
企业要发展,要壮大,质量是根本,没有可靠的质量作保证,产品难有市场。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我自己亲自操作,掌握技术要领后,再传授给聘请的师傅。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杨宏斌又专门购进了一套质量检验设备,严把质量关,公司生产的纯净水合格率都是100%。他和他的公司也先后获得了“庆阳青年返乡创业典型”“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诚信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诸多荣誉。有的人对他说:你现在是一个大老板了,该享享福了。听到这样的话,他总是一笑了之。他心里知道,公司能有今天,不仅仅个人吃苦闯出来的,更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得来的,是家乡的百姓群众支持得来的。赚到了一点钱,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讲享受,而是要富而思源,把有限的钱用到扩大再生产上,用到支援家乡建设上。于是,杨宏斌开始了自己的另一项计划,发展无极限,追求无止境。杨宏斌经常说到,人的一生,在不懈追求,不懈创业中度过,更有意义和价值。今后,一定要做大做强企业,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公司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并带动着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创家业、办企业、干事业的洪流中,为建设和谐新干、小康新干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4
走进横江镇罗云村“红达食品加工厂”,见到这里小有名气的.赖大林,很难相信眼前这位土生土长、朴实无华的年轻人就是拥有投资超过200万元,提供 80人就业的“小老板”。经过进一步交谈了解,使我对这个曾经的打工仔,后来的小老板,如今的回乡创业楷模敬佩不已。
“人的一生就是在坎坷中奋进,有了目标就要努力去实现。”这句话是赖大林淡定的处事原则,也是他勾勒人生成功坐标的秘笈。赖大林出生在横江镇罗云村,自小家境贫寒,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好强的他怀揣着满腔的热血,毅然选择了远赴福州打工。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什么苦都吃过,什么活都干过,最后,他还是看准了米粉这个行当,坚强不屈的他经过几年的打拼,一点一滴的积累着米粉加工的技术和经验,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他把自己打工攒下的“第一桶金”,在福州开起了米粉加工的小作坊,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凭着农家汉子特有的韧性和干劲,他的米粉加工厂在福州逐渐有了名气。正当事业蒸蒸日上时,2008年的金融风暴使米粉加工行业开始变的萧条起来,赖大林的米粉加工小作坊,也变的步履维艰。不能就这样看着几年辛苦打拼的事业“萧条”下去,执著的赖大林当即决定带着技术和资金回到家乡考察米粉行情。
在返乡农民工情况摸底中,横江镇、村干部了解到他的情况,对他的返乡创业给予了全力支持和帮助。不仅帮助他解决了1000平方米的建厂用地,还帮助解决购买房屋所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得知他办厂资金上有缺口时,镇领导主动找到他,为他办理返乡农民工的认定,并很快贷到一笔无息贷款。经过几个月的努力,2008年的12月,踌躇满志的赖大林第二次走上了他的创业之路。
如今,赖大林的米粉加工厂的厂房已经建起了2层,还购置了一幢两层的办公楼,工厂已经初具规模。他还满怀信心的告诉我们,他的米粉加工厂准备配备两条生产线,工厂将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确保生产出最安全、最绿色的米粉,力争使米粉走出石城、走向全国。
看着自己的“红达食品加工厂”红红火火,这位朴实憨厚的农家汉子动容的说:“政府对我的帮助我铭记于心,乡亲们的支持我很感谢,我相信还有比赚钱更有意义的事,就是努力回报自己的父老乡亲,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村位于前锋区代市镇西南方向,距代市镇政府4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296户,1134人,幅员面积1.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40亩,全村共有党员26名,4名女性党员。岳庙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建立于2009年8月,为代市镇第一批远程教育接收点。在镇党委和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岳庙村党支部坚持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推进新时期基层D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按照“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要求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狠抓落实,走出了一条“建一处站点、强一个支部、富一方群众”的远教工作路子。在五年多的运行中,岳庙村远教接收点共播放200余场次,受益干部群众达到1000多人,已基本形成党员带头学、群众积极学的良好格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在“建”字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流的“远教”平台
一抓硬件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我们立足自身资源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办公场所,将岳庙村党员会议室作为远程教育接收点,积极筹措资金,配备了全新的电脑、电视等设施,接入速度快、容量大的网络宽带,并配齐多个“远教”工具软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整合和优化。
二抓软件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我们在接收点制作并设置了规范、美观的指示牌和宣传橱窗,展贴远程教育的各种宣传图片和资料;
制订了一系列工作措施、操作流程和具体规范并一一上墙公布,要求有关人员全面掌握,便于引导和指导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开展学习。
三抓人力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我们专门组织了1位符合“四有”标准的同志组成远教管理服务队伍,并经过有关培训考核。该名同志在对设备进行经常维护的同时,还承担定点、定时、定量开展“远教”的一系列组织实施工作,包括远程节目接收和播放、管理平台建设、各类活动组织、资料档案整理和教学信息收集反馈等,以确保远程教育工作保持正常的最佳运行状态。
二、在“教”字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流的“远教”质量
一是在教育对象上求“广”,充分调动积极性。让更多的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进来,是远程教育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的基本前提。正因如此,我们十分注意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努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单一的党员教育学习拓展到全民教育,包括青年团员、普通群众、外来人员都可以参加学习,从而大大拓展了远教的受惠群体,扩大了远教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了远教在普及型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主要是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刊出板报、发放资料等形式,大力推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使远程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培育典型,发挥示范作用。主要是挖掘、培养和推介积极参与远程教育并已从中受益的学用典型,让党员干部群众真切地看到远教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作用。再一方面,深入一线,融入干部群众。主要是通过流动放映、送“教”上门、学习辅助、宣传演示“远教”平台等深入一线的方式方法,举办各类参与性、娱乐性都比较强的活动,直接带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远程教育。通过这些措施,古街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远程教育的积极性得到较好的调动,并呈现日益高涨态势。
二是在教育内容上求“精”,切实增强针对性。远程教育要取得实效,还必须在教育内容上切实增强针对性,努力使党员干部群众感兴趣、学得进、用得着。为此,我们始终坚持“党员干部群众需求什么,接收点就播放什么”,开通订单电话,定期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询问,及时了解他们对“远教”的需求情况,并将相关信息输入电脑,建立远教需求信息库。在此基础上,按照“精而管用”的要求,丰富站点片库,拓展站点功能,按图索骥确定播放内容。如针对老年人,我们组织学习保健、医疗卫生等相关科普知识;
针对育龄妇女,组织学习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知识;
针对青少年朋友,组织学习《青年与创新》、法制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针对党员同志,学习《中国共产党规程》和《党的基础知识》、《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主题教育党课、《天上的菊美》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接收点运行五年多来,根据受惠群体的不同需求,“远教”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先进性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如:《沈浩先进事迹报告会》、《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等课件。通过这些课件的播放,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促进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氛围的形成。二是先进村(社区)党组织的成功经验。如:《文明社区党旗红》、《和谐,从这里开始》、《为民办实事》等村(社区)工作记录片。通过收看这些纪录片,广大干部群众受到了很好的工作知识教育,也促使他们认真学习借鉴,全面总结经验,不断寻找差距,及时提出对策,切实解决问题,更好地为居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三是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实用技术、致富信息和科普、法律知识及家庭生活、文体卫生常识等。这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专题片的形式播放以后,提高了居民文化素质,促进了和谐乡村建设,深受居民群众的欢迎。
三是在教育形式上求“活”,不断提升实效性。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是远程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为此,我们努力在创新上做好文章,把点击式、互交式、直播式教育结合起来,把集中学、分散学和送“教”上门以及在活动中学结合起来,使定时、定点的固定教学拓展到长期、流动的开放教学,以实现“远教”成效的最大化。集中学,就是把每月的15日和25日两天作为固定的学习日,要求本村全体党员开展课堂式集中学习,主要学习政治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和各种现代知识。分散学,就是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党员干部群众的需求,实行开放式教学,每周播放四次以上不同类别的教育片,并通过公告栏、短信平台、qq群等渠道告知每次播放的时间和内容。送“教”上门,就是针对不同的对象和需求,分时段、分层次地组织专业放映队到各个点上进行流动放映,或者组织专门人员上门进行学习辅导。
三、在“管”字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流的“远教”环境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管”是根本。只有加强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这项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并取得预期成效。为此,我们从多个层面入手,从规范管理上破题,不断优化开展远程教育的工作环境。
一是依靠组织支力。岳庙村党支部对远程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远教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远程教育建设、管理、学用以及运行经费落实等各项工作,并加强教学管理的指导督查;
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特别是落实专职管理人员,明确职责任务,做到有奖有罚;
制定远程教育工作计划和管理意见,促进该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是依靠舆论支持。除了从调动参与积极性角度大力推介远程教育外,我们还从工作的层面和“四个工程”的高度(即把远教工作作为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D建工程”、促进村民增收的“致富工程”、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文化工程”、促进乡村和谐的“安居工程”),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宣讲开展远教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效性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知识等,为远教工作的全面开展营造上下齐心、众志成城的良好氛围。
三是依靠制度支撑。我们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制定了一系列严格、规范、实用的站点运行管理制度,促使远教工作不断规范化。在站点管理上,制定了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接收站点工作人员职责和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资金管理、教学管理等制度。如《设备管理制度》,要求确保站点设备安全、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在教学组织上,建立了学习收看、信息反馈、学习情况记录等制度。如《学习收看制度》,要求时间安排要合理、教学方法要灵活、学习内容要丰富;
《信息反馈制度》,要求及时上报信息,不断探索和完善工作方法。
四是依靠群众支招。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互发短信、qq群聊和平时面谈等渠道与形式,经常征询党员干部群众对办好远程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请他们出谋献策。不少党员干部群众也能尖锐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非常乐意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对我们改进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5
5月26日,沿汉江旁鱼紫公路紫阳段行驶一个多小时,记者来到大巴山深处紫阳县“养鸡状元”龙伦增的养鸡场,见到了这个朴实的小伙子。在交谈中,一连串的来电让他的手机响个不停。一会儿是四川的老板打电话订货,一会儿是西安的客商咨询价格,一会儿是某个酒店经理要到养殖基地考察,总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冲他养殖的土鸡来的。
龙伦增,这位1988年出生的农家娃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安、天津的商贸公司上班,月薪都在4000元以上。然而,故土难离,在外漂泊的日子更坚定了龙伦增回乡做“新农人”的决心。2014年5月,带着在外揽下的第一桶金回到家乡,龙伦增申请了8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通过镇政府流转林地1000亩,建起了鸡舍,引进首批土鸡苗5000只,开办林下生态养鸡场,当上了“鸡司令”并注册了公司。
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他一边通过书籍、网络寻求解决办法,一边向养殖大户、县上及镇上的农技专家请教。在苦心经营养殖场的日子里,龙伦增集老板、技术员、工人于一身,又要给鸡喂食,又要寻找销路,还要请工人师傅维护养殖场设施,整天围着鸡仔转,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土鸡的出栏,成品鸡销往西安、安康及四川等地。因为是生态养殖,龙伦增也与这些老板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去年,四川一位客商看好放养的土鸡肉质纯正、味道好,将现存栏的5000只盘厢河土鸡全部购买。于是,龙伦增决定扩大生产,追加投资50余万元,建起了两个2000平方米的新圈舍,完善了育雏室、饲料仓库、消毒通道、围栏、大门等设施,又补栏1万只盘厢河土鸡,依旧销售火爆。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返乡创业一直是我的梦想。我相信做农业是有前途的,我要给乡亲们做个表率”,龙伦增说,“下一步,我准备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自己的品牌,延长产业链,走生态农业、公司加农户、‘互联网+’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广大青年一起创业,带领乡亲们和周边农户共同致富,让盘厢河土鸡走向各大超市、餐馆酒店,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6
在紫阳县高桥镇,李远权算是远近闻名的返乡创业能人。他从初中毕业就开始涉足商海,帮父亲在镇上经营商店、开旅馆。后来又带领乡亲们外出打工,从采矿到包矿,一度将队伍扩展到上千人。
紫阳有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李远权时常琢磨,如果在这块富硒宝地上建厂建园建社区,带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尽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岂不是一桩美事?用他的话说,就是想在家乡干一番事业。
2012年,李远权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公司。起初,他抓住国家扶持现代农业园区的机遇,在高桥镇建成了融农业生产、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紫阳县开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公司成立以来,李远权围绕“硒”字做文章,逐渐发展成为以开发富硒特色农产品、富硒食品,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的龙头企业。
园区以农户种植玉米和本土黑猪养殖为载体,将原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道路。其农业园区、产业联合社、订单农业,都成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依托。通过移民安置、土地流转、玉米种植、黑猪养殖、工厂上班、园区务工6种方式,带动高桥镇10个村的群众共奔小康。
这两年,李远权及团队通过调研和考察,经过技术攻关,还自主研发了“紫阳味道——深磨坊玉米营养餐”系列产品,目前可年产“黄金米”5000吨、“黄金米线”200吨、冲调饮品5000万杯,年产值达到两亿元。
目前,200余名农民成为公司员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同时,李远权还与60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玉米订单收购协议,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谈到今年的发展规划,李远权不紧不慢地说:“新增的两条玉米加工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中,投产后将与全县5万农户签订玉米生产订单协议,覆盖贫困户两万户。”
推荐访问:(6篇)关于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带头人 致富 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