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思想汇报 >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构图

时间:2022-05-30 15:00:03  浏览次数:

[摘 要]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时代呼唤的产物。全面从严治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服务人民群众;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是以整顿“四风”为中心加强作风建设和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为中心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实现路径是活动开展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多管齐下,从严管理干部。

[关键词]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理论构图

[作者简介] 厉 磊(1990—),男,汉,山东新泰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 D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98X(2016)10-0042-06 [收稿日期] 2016-07-17

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一起成为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方略。

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在“四个全面”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的治党思想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考察这一思想体系的理论构图,对于正确把握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是时代的呼唤

新时期新阶段,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正是站在中国当前的现实处境,充分了解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的,有着充分的现实考量,是对当今时代重大问题的有力回答。

(一)全面从严治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严于律己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创立之时便明确表示严格要求自己,以保持其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共产党员“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P44)即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就表明,共产党员能够也敢于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斗争,并站在斗争的最前沿。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源于此,其敢于对自己执行铁的纪律也来源于此。

列宁继承马恩的党建思想,从严惩党内腐败,加强党内纪律,纯洁党员队伍三个方面进行从严治党。列宁对党内腐败问题深恶痛绝,“没有什么东西比苏维埃政权的代表和不称职的公仆的掠夺行为更使苏维埃政权丢脸的了”。[2](P218)列宁把腐败问题同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形象联系起来,阐述清除腐败问题的重要性,要求将腐败分子清除出党员队伍。铁的纪律是共产党员克敌制胜的重要保证,列宁强调,没有“严格的真正铁的纪律”,没有“整个工人阶级全心全意的拥护”,[3](P4)苏维埃政权就不可能长久地存在。如此看来,列宁把铁的纪律和人民群众的拥护视为治党的两大基石。绝大数党员干部能够遵守党的纪律,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团结,但仍有旧党派分子混入党员队伍中来,对于这类破坏分子要坚决清除出党,以提升党员质量,保证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在吸收马恩和列宁党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形成一套治党的理念和体系。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都十分重视管党治党。一是重视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防止错误观念,保持思想上的纯洁,以高昂的精神状态为社会主义的事业奋斗;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反对官僚主义和脱离人民群众,保持党与群众血浓于水的密切联系;三是坚决地遏制和打击腐败行为,查处大批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极大维护了党的形象,树立了党的威信。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发展的逻辑必然,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新要求。

(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应对新时期危险和考验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其主要致力于解决全党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当前,摆在全党面前最突出的情况、问题和挑战是——“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四大考验”中央曾经反复强调过,“四大危险”则是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时率先提出的,后又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用来警醒全党。“四大考验”是指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尖锐问题,少数党员干部正是因为没有正视这些问题或者放松警惕,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错位,思想道德滑坡,背离了党组织的要求,使党的形象严重受损,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受到严重伤害。

新形势下,我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也是长期存在的。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十分复杂的问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和更加紧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4](P104)因而,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全党经受住“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险”。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落实“四个全面”的根本保证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四个全面”成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成为新时期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四个全面”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四个全面”的根本保证。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兑现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急需摘帽脱贫,可以说时间紧张,任务繁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决胜期,只有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党才能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总揽全局的重要作用,带领全国人民攻坚克难实现小康社会。

其次,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的保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P42)因而,社会主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需要不断改革以完善自身。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期,能否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任务越艰巨,越需要党充分发挥领导改革的作用。在改革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一方面要发扬担当精神,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提高驾驭风险和综合治理的能力,真正做到能够谋划、推动、落实改革。这两方面要求的实现都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的实现。

第三,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是使整个社会步入法治化轨道,包括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同时也要求中国共产党能够依法执政。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立法治体系,建设法治中国,离不开党“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只有从严治党,才能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全面依法治国要求规范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使其在宪法要求的范围内活动,不做“法外人”,而这恰恰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

二、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

出发点和立足点——服务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产生于人民群众,权力来源于人民群众,执政地位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因而,其宗旨和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或者说其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治党理念的特色之处在于其认识到要服务人民群众首要的、关键的是要走群众路线,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首先,走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优良的历史传统。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这一性质决定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党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而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群众路线始终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走在人民群众中间,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后,各代领导集体都继续保持党的优良作风,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5](P366)

其次,走群众路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共产党员作为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为解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人民群众的联合压迫,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了中国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从而成为执政党。但是,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5](P368)党的工作和事业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只有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根植于人民、服务人民,才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第三,走群众路线是解决人民群众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在奔小康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实际困难。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基层群众中间,才能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但是,“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四风’上”。[5](P368)密切联系群众依然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落实。

三、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以

整顿“四风”为中心加强作风建设,以提高

党的领导水平为中心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不是四面出击,没有重点,不分主次先后,而是聚焦切入,逐渐推进。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突破口主要有两个:一是以整顿“四风”为中心加强作风建设;二是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为中心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一)以整顿“四风”为中心加强作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加强作风建设,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休戚相关。这是因为存在贪腐问题的领导干部几乎都存在作风问题,而且产生作风问题往往是产生贪腐问题的前奏。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抓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就是提出了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一个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切入点。”[5](P391)

关于为什么要把解决“四风”问题作为作风建设的关键点和聚焦点,习近平总书记亦有深刻论述。首先,“四风”问题是群众反映最强烈、深恶痛绝的问题,严重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其次,党内存在的其他问题都和这“四风”有关,是“四风”问题的衍生问题。解决“四风”问题是解决党内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在如何解决“四风”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抓主要矛盾和核心,不跑神,不散光。在反对形式主义时,主要号召全党回到一个“实”字上来,深刻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和工作作风,与“假、大、空”划清界限。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心思放到工作中来,实干兴邦,考察实情、提出实招、解决实事、谋求实效。在反对官僚主义时,要求全党回到“民”中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放下架子,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民主集中制,向人民群众学习和为人民群众服务。在反对享乐主义时,要求全体党员做到一个“勤”字,克服及时行乐、消极怠政的思想。部分党员干部懒惰懈怠,贪图享受,不作为、不做事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就根源于享乐主义思想。他强调要牢记“两个务必”,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才能克服享乐主义的问题。在反对奢靡之风时,号召全党凡事要从“俭”,树立节约意识、反对铺张浪费,做到艰苦朴素。

(二)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为中心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在执政的过程中,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只有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增强执政能力,才能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驾驭可能的风险,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进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出许多科学论断。

首先,依靠学习,增强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认识到加强学习和增强本领对于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他提出,“不论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不论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还是改变了表现形式的老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5](P402)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这样一来,便一刻不停地要求增强本领。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不断实践来获得。如此一来,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就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

其次,提高思维能力,掌握工作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主要包括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只有认真学习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观察事情、分析问题,才能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工作方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丰富基层经历,树立群众观点。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不光治理起来不容易,就连摸清楚实际情况也是十分困难。领导干部想要洞察全局,掌握全盘,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就必须要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在不同的地区、部门、岗位上历练,积累经验和知识,了解人民群众的的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语和列举自己的例子来阐述干部应当拥有丰富基层经历,树立群众观点。他指出,“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5](P409)

四、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实现路径

(一)活动开展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非常重视开展实践活动,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开展了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等;另一方面强调党的制度建设,提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等著名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把活动的开展与制度的建设结合起来,既能够充分利用活动的优势,又能发挥制度的长效保障作用,二者形成合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开展活动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中具有独到的优势。首先,开展活动覆盖面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积极参与进来,影响范围大,群众反响强烈,受教育程度深;其次,活动形式十分多样,如开展党课、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文艺和征文等活动,让党员和群众能够参与其中,身体力行,鲜活生动直观有效地领会中央精神,落实中央指示;再次,活动有利于集中式、高密度地解决问题。如对“‘四风’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教育了干部,也保护和挽救了一批干部”。[6]

习近平总书记注重用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他对制度建设有着深刻的认识。首先,制度管持久,管长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认识问题一时解决了,不等于永远解决”,[6]制度能够长期有效地解决思想认识、活动实践问题,保障全面从严治党的贯彻执行。其次,制度的威力在于精和管用,并落实在执行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6]通过人的执行,把制度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制度的作用。再次,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6]强调了制度的公信力和约束力,坚决同违反制度的一切行为做斗争,保障制度执行有序稳定地进行。

(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多管齐下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思想引领,行动才有目的和方向。首先,坚定理想信念,守住思想的总开关。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才不会在精神上“缺钙”,才不会得软骨病。其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正确指导实践,只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才能找到实践的目的和归宿。再次,加强学习,完善自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5](P405)党员干部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

组织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环节,是党的建设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党的组织建设,他强调,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首先,要把选人用人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和根本;其次,提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只有达到了“好干部”的标准,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担负起党的事业和国家的未来;再次,强调党的组织纪律。全面从严治党靠的就是党组织纪律。严明党纪,才能根除党内长期存在的个人脱离组织、组织意识单薄、组织涣散的问题。

习近平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开展作风建设,从制定出台“八项规定”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整治公款送礼的不正之风到整顿会所歪风等,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纠正不良风气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首先,提倡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其次,通过严肃党内生活,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的优良作风得到充分弘扬。最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再起程、再出发,使党员作风明显转变。

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对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首先,在态度上对腐败“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反腐无禁区,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其次,在基本原则上坚持经常抓和长期抓,反腐倡廉常抓不懈,防腐拒变警钟长鸣;再次,凸显制度的重要性。“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7](P80)尤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倡导运用法治观念和思维反腐,将法治建设同反腐倡廉相结合,让制度在法律下运行,让法律为反腐护航。

(三)治党的关键在于从严管理干部

抓重点和关键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要观点,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抓好干部管理,即从严治吏。干部手中握有权力,是党的各项理论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各个地区公共事务和社会事业的管理者。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主体”,[8](P264)如果干部作风不正,党的各项事业就很难推进。因此,全面从严治党要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首先,要选拔人才到干部岗位上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选拔干部的五条标准。一是从思想理念上讲,要信念坚定,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二是从观点立场上讲,要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为群众谋利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三是从业务素质上讲,要勤政务实,勤勉工作,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四是从人格情怀上讲,要敢于担当,不畏矛盾,不怕困难,敢于负责,为民办事;五是从作风操守上讲,清正廉洁,保持警醒,慎用权力,拒腐防变。在明确干部选拔标准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怎样培养好干部人才。人才选用可以用知、举、用、待、育五个字来概括。知,就是发现人才,选人不能只听其言也要观其行,将其放到艰苦的环境中去识别和检验;举,就是推举人才,推举不能唯亲是用,搞论资排辈或者有地域偏见,而是唯才是举;用,就是量才授任,把人才放在恰当的位置,用其长,避其短;待,就是尊重人才,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和才华,给予他们充分施展才干的空间,“珍惜爱护人才、充分地信任人才和放手使用人才”;[9](P425)育,就是培育人才,解决领导干部的后继问题,实现良好的干部更替。

其次,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管理。基层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为紧密,“是党和党的领导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10](P86)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基层干部是基层组织的骨干力量,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方针政策落实的好坏。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作用,他指出,“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郡县治,天下安……县委书记在干部序列中说起来级别不高,但地位特殊”。[11]同时,他提出,当好基层干部的四条标准:一是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心中有民,为民办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着想;三是心中有责,做工作要尽职尽责,开动脑筋,奋发有为;四是心中有戒,以党纪国法为戒、以民主集中制为戒、以道德操守为戒、以廉洁自律为戒。此外,把从严管理基层干部和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结合起来,“要充分肯定基层干部的主流,时时刻刻爱护他们、关心他们”,[9](P432)历史地评价干部,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加强对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习近平总书记把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斗争与加强干部权力的监督结合起来,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是,从体制机制入手构建不能腐不敢腐的监督制约体系,使党内监督、司法监督、人民监督形成制约权力的有效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加强制度建设,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要求领导干部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活动。二是,构建科学合理、制约有效的公共权力体系。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权力过分集中在领导干部手中,而铲除腐败滋生条件的重要手段就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和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管理社会事务的作用”,[9](P449)从而减少权钱交易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16.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7]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8]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出版联合集团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9]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10]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M].石家庄: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11]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N].学习时报,2015-09-08.

推荐访问:构图 治党 理论 思想 习近平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构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