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思想汇报 >

习近平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思想研究

时间:2022-06-10 08:42:02  浏览次数:

【摘 要】 我国历任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它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所表现出来的方式不同,要求不同,背景不同,结果不同。因此研究习近平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思想,对于我們把握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及未来发展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科技人才 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驱动战略

一、习近平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思想的背景

从马克思最开始对科技与经济之间联系的重要性的相关论断到中国历史上每位领导人有关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各种相关政策都在阐释科技与经济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深厚联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毛泽东认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邓小平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在邓小平的带领下制定了《 1978—198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江泽明的“三个代表”并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胡锦涛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今,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制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要面临的问题要解决的方案,如今习近平关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会面临的现状以及怎样的方式去解决是本文接下来讨论的重点方向。

二、习近平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现状

党中央一直以来对于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十分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不断的强调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相关话题和现象。比如,在十九大报告中曾提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对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问题的重视是因为目前经济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重要。而我国关于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过程中存在许多障碍以及问题。本文将通过科技人才的需求、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科技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崛起,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迫切因为只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们需求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据《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截止2016年我国普通本科高校招生规模405万,在校生规模突破1613万,普通本科毕业生规模突破374万。在如此庞大的大学生数量之下,我国却仍然对于人才有大量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数量比较庞大但是我国的人才招聘市场却总是需求不断,而大学生也总是抱怨找不到工作。说明现在的大学生能力水平离企业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第二我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在不断发展每年从高校吸纳许多人才然而要成长为成熟的科研团队可以为各行各业研发核心技术的团队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成长与探索。

2、科技成果转化

从1995年开始,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加强科技与经济的关系。在经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高达70%-80%。美国大学在该国专利申请量中只占4%,但专利许可费收入占12%,每年收益超过10亿美元。

我国每年拥有2万余项比较重大的科技成果和多项专利,但其中在生产中稳定使用的却不到20%,最后能够形成产业化的还不足5%。2006年,教育部安排的研究课题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项至8000项之间,其中发明专利约占60%,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十分之一。另据最新统计,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高校专利申请4.8万件占21.45,但这些专利几乎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效益,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低下,一定程度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竟争力的提升,因此近些年,不论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实践工作的开展,如何提高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和效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3、科技创新

当代科技竞争已经发展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竞争。国际竞争表现为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这种竞争主要是以经济与科学技术为基础,所以国际竞争更是创新力的一种较量。虽然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比较迅速,但是我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的能够影响各个业界的产品并不多。大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模范与学习以及引进先进技术。比如,最近的中美贸易战、美国制裁中兴等。归根结的是我们没有自己的技术。因此科技创新对于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对策分析

1、大力发展教育

教育和实践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教学设备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培养高精尖人才上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出来。面对教育发展的新态势,习近平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中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

此外,高素质科技人才成为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特别是在后经济危机时代,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更为迫切。各国纷纷制定科技创新战略和人才竞争战略,适时调整移民政策,承认双重国籍,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世界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政策措施,引进和培养国际高层次创新人才。我们要树立世界性的人才观,深入研究国际人才战略、制度和政策,特别是在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方面要有新的突破。

2、大力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发挥大学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我国大学围绕人才培养展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所有的这些功能是一个内在统一体: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百年大计;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大学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我国的大学不仅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而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尤其是一流大学更应该在引领科技发展、社会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政策引导和经费投入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条件。政府应创新体制机制,调整科技计划设置,创新资金支持方式,把资金和项目支持的重点从研发阶段转向创新链的后端,不断加大对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中间环节(中间试验、工业化试验)以及产业化阶段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整合科技资源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科技管理部门要对科研项目加强管理,引导科研人员在企业生产一线来选择项目,把科技成果转化列入科技计划管理中,改变“注重水平、忽视效益,专注于科技研究、忽略科技成果转化”这些长久在用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技项目运行管理机制,管理机制以市场为导向,推进进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研究转化,将科研成果、专利等经过实际应用性研究后进行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以开发研究取得的经济效益支持基础研究,从而形成科研、成果、产业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

3、大力改善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基础条件。

以促进创新资源的集成和高效利用为目标, 加大科技投入, 整合优化各类科技资源配置, 加强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建设, 为科技与经济结合搭建良好平台。通过加大政府投入, 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 形成结构合理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和增长机制。调整財政性科技投入结构, 把科技三项费用更多地用于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项目。坚持以政府资金投入为引导, 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 加强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转移、科技条件共享、社会创业、科技创新创业融资等平台建设, 推进各类公共科技资源在全社会的共享共用。

4、加强宣传引导。

鼓励科技创新创业, 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养, 增强推动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应通过学习讨论、教育培训、舆论传播等途径, 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 宣传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 使中央和省里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注重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 大力普及科技知识, 使群众感受科技的威力和魅力, 自觉学科技用科技。加强舆论引导, 善于发现和推出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的先进典型, 并加大总结表彰和宣传力度,通过典型示范引导, 在全社会掀起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热潮。大力弘扬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 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共同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良好氛围。

作者简介:余曚曚(1993—),女,汉族,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在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

项目基金: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基金

推荐访问:紧密 思想 习近平 研究 经济


[习近平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思想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