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脱贫攻坚 >

注重体艺强基础,攻坚克难促发展

时间:2022-03-12 09:43:45  浏览次数:

摘要:文章立足对农村初级中学体艺特色建设进行一定的思考、研究与实践,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促进体育、艺术课程改革,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参与面广、水平较高、设施完备的体育、艺术特色学校,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中学 体艺特色 策略

目前,农村学校教育现状基本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千校一面,万生共相”。我们深知无论城区或农村,经过教育培养的学生最终会走上就业市场,投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但同质化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个性特长,难以适应社会多样发展需要。我校在探讨农村学校体艺特色的有效方法、模式、途径、原则和规律时,顺应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有着七十多年的历史,生源基础较为薄弱。学校近几年建了运动场、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和书法室,学生有事可做,兴趣有发展,德育纪律越来越好了,体艺兴致高的学生成绩也相应提高了。打造学校的体艺特色为学生搭建更多施展才能的舞台,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根据目前现状,我们要如何打造适宜农村初级中学发展的体艺特色呢?下面,我将从“三项保障”“四个途径”“五种评价”三方面来谈打造农村初级中学体艺特色的策略。

一、学校体艺特色建设的三项保障

以“攻坚克难,立德树人”的校训为切入点创新学校办学理念,在提高认识、创建队伍、完善设备三个方面来为打造适宜于农村初级中学的体艺特色提供保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领导、全体师生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把創建体育、艺术特色学校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创建校园文化,促进学风、班风、校风建设,全面建设学校体艺特色教育工作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来抓。要把创建活动纳入学校管理之中,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评选先进班级的重要参考内容。要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全面开创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竞赛有成绩、社会有影响的学校体艺工作新局面。学校校长办公室负责牵头、教务处、德育处、团委、总务处协调分工落实;实行行政领导包级负责制,将特色项目纳入常规教学计划和管理中;体艺科组教师各尽其责,认真开展特色项目的训练与辅导;总务处要尽力做好服务和各类设施设备保障工作,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实施。

2.强化教师培训,建设优秀特色教师队伍

以学校体艺特色学校创建为契机,建设一支有创造性、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教师队伍。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创建实施方案和有关教育理论;选派部分体艺教师外出参加足球、陶笛、街舞、书画等专题培训和交流学习,提高体艺教师的专业知识的能力水平;逐步壮大形成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体艺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3.完善设施设备

完善的设施、充足的器材是实现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目标的物质基础,也是创建体艺特色学校的基本保证。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依托教育现代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校园足球示范校建设、体艺2+1建设等契机,不断改善场地和各专用室场的设施设备,合理安排学校的资金,尽力添置配备必要的器材,确保创建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打造学校体艺特色的四个实施途径

1.以学校社团推动学校体艺特色建设

成立学校体育、艺术社团,各班成立体育、艺术等兴趣小组,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组织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努力做到校有特色、班有特点、生有特长。

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优化艺术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整合,以现有学校体育艺术优势,开展体育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体艺特色学生,以兴趣小组带动其它学生进歩,努力打造“体艺教育”品牌。

2.以学校德育“一特长双爱好”学生个性发展模式辅助学校体艺特色建设

“一特长双爱好”指的是挖掘发展学生的一个优势特长,培育学生体育、艺术“双爱好”。通过“一特长”挖掘培育,探索学生先对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后,对其他学科也产生学习兴趣,以此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通过“双爱好”的培育,探索学生对体育和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初一新生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小学所展现的某种优势,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自愿报名,进行个性化特色分班。我校学生对各学科有特长优势的比例达到30%以上,针对学校的特色班级,还要相对应开展各类课外的特长班、兴趣班、各类社团和各类竞赛活动等,与特色班级相辅相成,为学生提供激活与展现各种优势特长机会和舞台。到了初二,对体育艺术有“双爱好”的学生比例争取达到50%以上。

“一特长双爱好”学生个性发展模式,从社会及学生多样化需求出发,倡导人的个性发展,突显特色办学理念,顺应人的大脑、天赋和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要求。这既挖掘发展了学生的优势特长,又培养出学生体育、艺术“双爱好”。达到人人都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的目的,实现个个极具鲜明个性,人人能成社会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校走上特色办学之路。

3.以体艺校本课程形成学校体艺特色

按照国家标准,开足开齐体育与艺术类课程。在完成教育部安排的教学内容的同时,结合实际将学校特色项目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开发校本课程,在原有活动课、书法课基础上,充分挖掘并发挥学校体艺教育优势,积极开发体育、艺术校本必修课课程、选修课程,做到专时专用,讲究实效。

首先,构建体、艺校本课程体系。结合我校现有体育艺术特色项目,将体育课、音乐课和美术与大课间、文娱活课相结合,构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配合、突出主题,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融通的体育、艺术校本课程体系。

其次,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艺活动项目,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活动项目,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学生体育、艺术素养修炼,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陶冶学生艺术、体育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再次,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的体艺特色项目。传承足球、陶笛、街舞、书画等的体育艺术特色,让全校学生参与练习足球、陶笛、街舞项目,在学校大课间和文娱活动课进行整体推进、普及。

最后,注重把审美教育渗透于其它各学科教学之中,利用大课间跑操的团体活动,进行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纪律方面的教育。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引导学生开展互帮互学,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差异,分层分类辅导,力求学生人人有项目,个个有特长,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在活动中充满快乐。

4.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落实学校体艺特色建设

发展校园文化,活跃校园生活,为学生搭建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坚持参加巿、区举办的各类体艺类竞赛,让学生走出校园展示自我;同时通过运动会、艺术节、班制足球赛、书画展、文艺晚会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游戏、竞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体审美和创新能力。

同时,将体艺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带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向社会汇报体育、艺术教育成果,参加地方组织的体育文娱旅游节等活动,把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推向社会。

三、学校实施体艺特色的五种评价制度。

学校作为个体教育和社會人力资源提升的场所,时刻面临各方面的评价。学校发展既可能会因为合理的评价而获得有益的发展,也可能因不合理的评价而陷入困境。这就需要学校在评价观念、标准、方法等方面进行新的改革。

1.对学校实行弹性的评价制度

注意评价标准的弹性,可以协调好统一标准与办学特色的关系。我校是一所农村薄弱学校,弹性的评价标准更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同一化的标准往往是一些薄弱学校所不能达到的。然而,在硬性的标准要求下,薄弱学校又没有另辟蹊径的制度安排。一种弹性的标准则可以使薄弱学校摆脱一贯的学校发展思路。我们已经找到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具有特色的发展突破点,就是利用农村孩子好动肯吃苦、渴望音乐的条件开展足球、陶笛特色项目,以此来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从而达到赶超其他学校的目的,实现学校持续发展。

2.对学科实行过程性的校本评价制度

对学校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具体看“做了什么,怎样去做”,而不是只看“结果怎么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参与学习能力。对于参加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并加以必要的奖励。

3.对老师实行多样性的评价制度

教师的评价更具多样性,除常规评价外,教师组织、指导、参与课外文体活动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成效性纳入到教师的发展性评价范畴,纳入到评先评优工作中,对教师的参与活动的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中有关教学态度、教学的评价结合起来。

4.对学生实行全面性的评价制度

每个学生的评价要全面,不再以学习成绩论英雄,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爱好、学习效果等。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成效性纳入到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范畴。把学生的评价与其发展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其进行全面评价。

5.对社团实行开放性的评价制度

社团也是我打造体艺特色的阵地之一,对其合理的评价有助于社团的发展壮大。对于社团,选择权在学生,学生喜欢,有助于学生发展,社团方能长久。对社团的评价实行学生“网络投票”的评价。开放性能使评价活动中的各主体对评价保持谨慎的审视态度,既培养评价者和被评者的批判反思能力,也使社团在批判反思中能够不断得到修正,逐渐走向完善。

从学校体艺特色建设的保障落实,寻求适合农村中学体艺特色建设的有效策略,并收集实践中的案例,进行提升与概括,试图构建具有农村学校体艺特色的框架。 通过实践,验证以学校社团推动学校体艺特色建设,以学校德育“一特长双爱好”学生个性发展模式辅助学校体艺特色建设,以体艺校本课程形成学校体艺特色,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落实学校体艺特色建设,并建立弹性、过程性、多样性、全面性和开放性的评价制度,形成自己学校的体艺特色。由此解决学校所存在的问题,丰富学校发展内涵的内容,转变学校发展理论的视野,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独有的办学特色,为学校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间,使学校有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孔彭.学校特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朱正义,张士华.中小学特色化多样化的理论与操作[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林静,沈曙虹.用项目研究引领学校特色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0(8).

[4]李静.学校特色建设思考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推荐访问:克难 攻坚 促发展 注重 基础


[注重体艺强基础,攻坚克难促发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