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主题教育心得体会: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整文档)
时间:2024-01-13 13:17:01 浏览次数: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主题教育心得体会: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高校主题教育心得体会: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总书记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20年8月***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2021年8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目标的不断深入。新时代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就是要让各民族大学生充分理解其基本内涵,理解各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形成的荣辱与共、肝胆相照优良品质,为推进各民族团结、平等、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客观要求。历史经验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人民之福,国家战乱民族分裂是人民之祸。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人民生活状况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在各民族大学生之间开展情感教育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目的就是要引导他们提高认识、明辨是非、汇聚力量,以更高昂的姿态、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民族团结、国家繁荣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
第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各条战线、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国家繁荣富有、人民富足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宏伟目标,彰显了党的初心使命,也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民族问题上,我们党立足国情,制定的一系列民族优惠政策,进一步有效提高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但是由于地理、人口、自然资源条件等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生活状况与发达地区仍然存在差距。因此,要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
第三,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就是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梦想成真、幸福生活的实现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息息相关的。只有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祖国、个人梦与中国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之间的关系,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之中,才能实现理想,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因此,高校要以大学生为中心,时时关注他们的内心想法与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安全观和文化观。在心理上疏导他们,让他们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在生活上积极主动关照他们,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归属感与幸福感。
二、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
第一,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凭借其在政治上掌握的话语优势,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过分夸大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与问题,常常利用一些平常的小事件不断进行恶意炒作,干扰社会和谐稳定,扰乱民众视听来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由于西方意识形态经常被包装成各种形式,还不择手段地利用文化交流名义,否定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损害我国的形象,误导一些大学生对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基本理念缺乏主动认知的动力和兴趣,从而使他们失去对党和国家民族的基本认知认同,进而丧失民族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为民的奉献精神。
第二,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确存在诸多方面的现实差距,这势必会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产生心理隔阂,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从而易在敌对势力的攻势下,宣传错误思想,传播错误言论,破坏国家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在高校,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太愿意与其他学生交往交流,这不利于民族团结进步发展;
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接受宗教教育,上学后可能将宗教知识带进课堂。总之,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增加了难度。
第三,高等教育只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才能有效帮助各民族大学生塑造美好人生。目前高校开展这项工作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教育机制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其一,主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有些高校为了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尽快完成任务,往往在开展同一活动中涉及多个主题活动,重点不突出,缺乏针对性。其二,形式多样而实效性不强。虽然有些高校每年都会定期开展有关理想信念、“五个认同”、马克思主义“五观”等形式的主题活动,但没有把此项工作与促进全员交流交往活动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中,其活动效果与学生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实效性不佳。二是在编制内容上缺乏系统性。民族类高校主要开设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地方史教程》和《少数民族发展史》等课程。而非民族类高校没有相关的课程内容设置与教学,缺乏整体性认知,影响我国民族政策的制定、宣传和实施。三是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有些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根据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盼去解决他们想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尽管每个学期通过学工或校团委组织举办一两次大型教育教学活动,但教学形式简单,没有达到入脑入心的预期效果。四是教育平台和载体缺乏。虽然有些高校搭建了相关的载体平台,但没有建立各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互鉴的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载体平台,缺乏系统性认识。五是宣传重视不够、合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其一,在宣传中对我国的民族政策进行解读的力度不够;
其二,没有相对充分的媒体网络,如QQ交流的快捷、微博微信的便利、电视广播的影响力和杂志报纸的宣传效应,对外影响力不够;
其三,没有开拓校内外联动机制、增加合力。在课堂教学上,关于民族问题的讲解,更多的是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进行宣读或解读,没有形成全方位培育机制和常态化的育人格局;
课外没有开拓社会资源,探索有效实践途径完成此项工作。
三、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第一,做到“五个坚持”,优化铸魂育人机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育人工程。做好此项工作要明确“五个坚持”,优化育人机制。一要坚持方向性。高校要积极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在任何时候要相信党、依靠党、热爱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坚持科学性。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理性分析的科学思维方法,以提高对各种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三要坚持系统性。要把此项工作与学校教育各项事业发展大局有机联系起来,做到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常抓常新、方法得当、监管有力。四要坚持精准性。要根据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特点,聚焦重点,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的育人模式,打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精致精深的品牌效应。五要坚持协同性。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之间的协同性,形成优势互补,增强思政工作的引领力。
第二,强化“五个认同”教育,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总书记提出,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一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对历经磨难、饱经风霜的祖国心生热爱,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团结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二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之所以历经了无数的磨难与考验至今融为一体,就在于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生死相依、命运相连的奋斗历程中,始终铭记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的历史记忆和血的见证,“谁也离不开谁”是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必然。三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高校要不断优化校园环境,以大学生为中心,积极营造便于交往交流环境和氛围;
要充分利用各种纪念馆或红色文化基地等加强其人文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四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育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为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建功立业。五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和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康庄大道,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此,要引领大学生坚定道路自信,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三,加强民族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一是在教学理念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教育,激发他们知识共鸣、价值共鸣和情感认同,从源头上铸牢他们的思想根基。二是在教学内容方面,思政课教师通过五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的讲述要做到“五个必须讲清”。三是在教学方法上,课堂教学一定要立足学生实际,可以采取灵活教学方式,如启发式、研讨式、互动式等;
教师可以依托国内的MOOC平台,选择播放一些精品网络思政公开课程,开阔视野、助力教学。课外教学可以建立“互联网+”与思政教育模式,运用官方QQ、微博、微信、钉钉、抖音等平台,也可以创设短视频和电子书籍等,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
第四,创新思政教育实践方式,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实效性。***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里自然而然吸收。笔者认为,除了通过党团培训、“青马工程”、主题班会、专题学习等实践活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进班级、进课堂、进寝室、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之外,还应该做到: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高校要善于运用新媒介新技术,如QQ、微信公众号、微博、APP等平台,详细讲解、及时解惑以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增强民族团结的思想认识。二是积极开展以文育人实践活动,做好顶层设计。例如,确立主题演讲或征文比赛或读书活动或辩论赛等活动主题时要清晰明朗。学校也可以组织开展汇报交流,鼓励他们相互之间展示成果、分析问题、分享感受,让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他们的精神世界。三是开拓校外育人基地,共享教育资源。高校要积极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理论热点面对面”“红色教育”等活动;
可以在校外育人基地处举办大学生文化节或才艺展示大舞台,公开展示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食品、服装和歌舞等;
可以利用民族节庆等契机,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宣传家乡变化、国家资助和民族互助的具体事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真实对话中不断深化。
第五,大力宣传民族政策,助力少数民族学生成就未来。2015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在有条件的民族地区积极稳妥推进民汉合校、民汉合班,促进不同民族学生共学共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要学习宣传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通过学习宣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培育学生感恩国家、感恩社会和回报社会的思想意识。二是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制定的宗教政策。2014年***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大会上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信仰宗教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遍特征,为此,在宣传政策时,一定要坚持政教分离原则,积极引导教育各民族大学生,特别是广大学生党员、共青团员要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信教、不传教、不参加各种宗教活动。三是主动作为,积极帮助。高校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或计划时,一方面,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特点,采取心理辅导、专业辅导、结对帮扶等措施来帮助他们减轻心理障碍、增强信心,解决学业问题;
另一方面,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明确发展方向,规划职业生涯,积极鼓励引导他们毕业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或回到熟悉的家乡或到边疆地区建功立业,为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推荐访问:高校主题教育心得体会: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体 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
[高校主题教育心得体会: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整文档)]相关文章